【3】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5-6课)第3周练习题.docxVIP

【3】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5-6课)第3周练习题.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3周练习题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姓名:学号:复习时间: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1.(2023·湖南岳阳期末)据学者研究,西汉孝廉及岁举、特举,除少数人因民间舆论支持而入仕外,大多数是通经入仕。东汉时期,民间舆论对人物仕进的支持作用十分显著,并体现出国家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汉(????)

A.乡论与国家意志相结合 B.儒家思想日益世俗化

C.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加强 D.延续了原始民主传统

2.(2023·广东惠州期末)察举制度初行时,郡国实行不力,有的郡不荐一人。为此,汉武帝下诏严加督责,并制定了严厉的处罚办法:“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当免”。汉武帝此举(???)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打击了豪强势力

3.(2022·北京东城期末)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人士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九品中正制形成之初(???)

A.维护官位世袭制 B.标志选官制成熟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提高了官员素质

4.(2023·贵州遵义期末)宋仁宗时期13榜状元中有12人出身平民家庭。李迪、张知白、杜衍、王曾四人,入仕前都很贫穷,尤其是杜衍,早年丧父,又不为继父所容,只好奔波在外,为书商帮工糊口;范仲淹的事迹与杜衍颇相类。据此可知宋朝(????)

A.官员执政能力的提高 B.政府注重伦理道德教化

C.选官制度的良性发展 D.拓宽了平民参政的途径

5.(2022·湖北高考真题)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正德年间,官员徐文溥上奏:“近时时文流布四方,书肆资之以贾利,士子假此以侥幸,宜加痛革……其书坊刊刻一应时文,悉宜烧毁,不得鬻贩。”该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是(???)

A.士子应考投机取巧

B.书商刊刻时文牟利

C.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D.八股文体日益僵化

6.(2022·福建高考真题)明代地方上不赴京参加会试的居乡举人群体中,存在“虽得科贡者,亦不知重”的现象。明中期以后,地方官府划拨专用经费,为举人们提供稳定的赴试资助。这一举措旨在(???)

A.加强社会控制

B.减少中央财政支出

C.完善科举制度

D.提高人才选拔标准

7.(2022·吉林通化期末)据学者统计,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周王朝共有31人执政,其中世卿之族占了24人;鲁国共有25人执政,世卿之族占了22人;晋国共有72人执政,世卿之族占了62人。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世官制仍有较大影响力 B.社会阶层的流动加速

C.政局变动助推社会转型 D.血缘政治已彻底瓦解

8.(2023·辽宁铁岭期末)康熙帝多次南巡均把江南作为必经之地。在南巡过程中,康熙帝曾下口谕增加进学和乡试的名额,以接受诗赋进献、考试记名等方式选拔士子;另外,康熙帝对江南地区具有号召力的文人学士的创作采取宽大、包容的态度。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满汉文化互鉴 B.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C.拓宽人才选拔途径 D.巩固清朝统一局面

9.(2023·辽宁铁期末)太仆为九卿之一,两汉时期一直作为中央掌舆马和马政的重要官员。下表所示为文献中可考的两汉71位太仆籍贯分布统计表。表中信息显示,两汉时期的太仆任用(????)

州部

司隶校慰部

豫州

兖州

冀州

徐州

凉州

并州

荆州

扬州

益州

总计

西汉

6

5

1

3

0

4

0

1

0

0

20

东汉

13

17

2

0

2

1

1

11

2

2

51

A.意在平衡地方势力 B.注重边疆任职经历

C.选才范围相对集中 D.受到军事活动影响

10.(2023·山西朔州期末)汉代每个官吏一入仕途就有记录功劳、考课、籍贯等各项情况的“伐阅簿”。官吏任职期间只要不犯赃罪,即使与孝廉、茂才等察举升迁方式无缘,依然可依功劳等次累升至郡国长官一级。若自动去职或免职后,仍可按累积的功劳,再次被征用。据此可知,汉代(???)

A.官僚队伍内部流动规范化

B.察举制以功劳大小为升迁依据

C.官吏的考核大都流于形式

D.门阀士族把控地方官吏选拔权

11.(2023·山西大同期末)东汉时期,察举的选举名额由原来的不论郡国大小、人口多少每年举两人,变为以人口多少作为察举的比率,例如二十万一人、四十万二人、六十万三人、八十万四人等。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