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中考五模语文试题.docx

2024年广东省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中考五模语文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2023—2024学年

初三级第五次学情调研语文科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21小题。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试室号、座位号、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运用(29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3)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4)呜呼!_______________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6)后值倾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7)请将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上联:皓月东移,伤心客留海角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爱国忧民,是至高无上的品德,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守边将士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借写风雨梦境抒发报国之志“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2.结合下面的知识卡片,从《卖炭翁》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找出表现内心矛盾的句子,并仿照示例说说内心矛盾对诗歌表情达意的作用。(2分)

知识卡片

内心矛盾是指人物内部存在的不同欲望、情感或观念造成的冲突。内心矛盾可以起到增加情节的紧张感、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揭露深刻的人性或社会问题、帮助塑造人物形象等作用。

示例:《渔家傲·秋思》中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将士们功业未成与思乡欲归的内心矛盾,衬托了他们杀敌报国的决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7分)

学科节设立的【A】初衷,是营造多元的学习氛围。①学生能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式学习,享受探索与发现的乐趣,从而增强核心素养。今年的学科节开展了多种项目活动,学生们都(1)yǒngyuè()参与其中。

【项目一:制作粤剧花灯】②这一活动旨在通过有趣且富有创造性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欣赏粤剧这一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为目的。一些花灯的设计,虽说不上【B】巧妙绝伦,却也(2)biéchūxīncái(),生动有趣,展现了学生的创造力。

【项目二:绘制书画团扇】③学生通过绘制团扇切身感受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并学习到包括扇面的半圆形、扇骨的弧线等与团扇结构相关的基本几何知识。数学与美术两个学科融合协作,(3)xiāngdéyìzhāng()。参加这个【C】附庸风雅的活动,④不仅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将课内知识在生活中进行延伸拓展,还可以充分展示艺术才华和书画技能。

【项目三:制作“二十四节气”小摆件】学生们【D】辨识每个节气最突出的气候特点,并了解相应的民俗活动,动手制作一系列节气小摆件,更深刻地理解了节气与自然环境、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领悟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内涵。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yǒngyuè() (2)biéchūxīncái() (3)xiāngdéyìzhāng()

4.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初衷 B.巧妙绝伦 C.附庸风雅 D.辨识

5.下列选项中对语段画线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句①:把“增强”改为“提升”。

B.句②:删掉“为目的”。

C.句③: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后加上“的魅力”。

D.句④:“延伸”与“拓展”互换位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4分)

中国鼓,最早是以陶土烧制的“土鼓”,始现于陶器时代。周朝制定了一套完备的鼓乐制度。从那时起,鼓就已经规范地用于古代中国祭祀、军事、劳作及其他活动中。

由于鼓声似雷霆,人们认为打鼓可以引来雨水,滋润农作物生长,鼓顺理成章地成为向神灵祈祷风调雨顺,与神灵“沟通”的方

文档评论(0)

coc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快乐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