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史论.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史论

红学作为20世纪三大显学之一,它在中国政治、历史、文化中的

地位已不言自明。论文以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发展史为研究

对象,通过对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发展史的梳理、概括、归纳,

探讨这一发展过程中各种批评话语所具有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关系,

分析《红楼梦》文本所反映出的多义性的创作主旨、多重性的人物性

格、多维度的叙事结构、多元化的审美意蕴和多样化的语言表达,从

而抉示出这部经典小说的文学性特质。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以《红

楼梦》创作主旨为对象,论述了20世纪红学界关于小说主题思想的代

表性观点,前期以一元化的观点为主,如“爱情小说”、“色空观念”、

“政治小说”、“社会小说”、“人情小说”、“影射说”、“补天说”等观

点。而后期则经历了从单维主旨向多元化主题的过渡,主要有双重主

题、三重主题、多重主题以及引进西方文艺理论后的本土化主题阐释。

纵观20世纪《红楼梦》主题思想研究的历史,从开始人们执着于单一

主题思想的论争到主题多元化格局的形成,既是对作品本身多义性主

旨的尊重,也显示出学界渐趋冷静、客观和包容的治学心态。本章小

结认为《红楼梦》的主题研究具有多义性、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特点,

它的“本旨”客观存在于小说之中,《红楼梦》的作者自云和石头所

记似乎在以一种特殊的不变的方式向读者说话,然而,每一个读者都

以个人的不同的方式去理解和阐释,每一次与本文的碰面都是读者依

据前理解对《红楼梦》做出的新诠释,意义阐释行为在本质上是一种

视阈融合,《红楼梦》的意义永远处于等待阐释的维度之中,而且这种

阐释应该是多维的。第二章与第三章以《红楼梦》人物形象性格为对

象,探讨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袭

人、晴雯、湘云和探春。第二章从现实主义美学视角出发,详细分析

人物形象性格。鉴于林黛玉和薛宝钗形象的争议性,论文进行了钗黛

分论和钗黛合一的梳理,发现从钗黛对立(扬黛抑钗或左黛右钗),到

钗黛兼美,再到钗黛互补的转变,人们逐渐摆脱了纯粹道德的判断,更

加趋于文化、历史、哲学和美学的评价。从这些转变中我们感到人们

的讨论从单纯的钗黛优劣论逐渐扩展到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审视

与思考,而对钗黛形象内涵的挖掘已经大大超出了“钗黛合一”、“钗

黛兼美”的讨论范畴。评论了二百多年的钗、黛形象在二十世纪末期,

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诠释。而其他人物形象也大多经历了从道德判断

向美学判断的转变,在这些不同的阐释背后,伴随着的是红学方法论

的转变和人们思维模式的改变。第三章以多元化视角为基点,前三节

首先讨论了索隐派原型研究、新红学自传说、社会学历史批评等曾红

极一时的观点,解释了这些观点产生的内部因素、客观环境以及对红

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指出坐实人物和贾曹互证所脱离文本主观臆测的

不合理性以及社会学阶级分析在政治权力话语下的意识形态性。最后

三节从比较研究、神话原型批评、精神分析出发,对作品人物与国内

其他小说人物及其国外经典小说人物形象进行比较,追溯人物形象背

后所铭刻的原始神话、图腾崇拜、神秘宗教等印记以及这些印记所表

现出的集体无意识,探析人物形象折射出的复杂深刻的心理内涵和精

神特质,从而更为有效地发掘文学形象的艺术价值。第四章以《红楼

梦》叙事结构为对象,勾勒了20世纪《红楼梦》叙事结构研究的发展

趋势。对《红楼梦》叙事结构的讨论,经历了与主题思想研究相似的

过程,并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持单线结构的主要有:宝黛或宝

黛钗的恋爱故事为主线、荣宁二府由盛而衰为主线、宝玉叛逆道路为

主线等观点。持复线结构的则多以单线结构为基点进行阐发,所不同

的是虽然有学者认为《红楼梦》有两条主线,但有的认为两条主线为

并列态势不分主次,有的却认为两条主线主副有序明暗有别。随着对

小说结构探讨的深入,人们的观点逐渐从单线结构向复线结构、从线

性结构向网状结构转变,这表现出对小说文本的回归和人们从线性时

间思维模式向立体化空间思维模式的转变,也反映出《红楼梦》结构

研究的质的突破。《红楼梦》叙事结构研究的困难之处还在于它是表

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完美统一。作者运用精湛的结构技法,既有前五

回提纲挈领的说明,又有结构性人物的贯穿,使小说情节显得错综变

化回环往复却井然有序杂而不乱。此外,醇熟的结构规则使得小说既

有《周易》阴阳哲学的对称结构,又显现出中国古代农耕四季性意象

结构在文学创作中的痕迹,还暗合了社会与自然发生、发展、衰落、

消亡并重新开始的环周运动规律。这极大地拓展了小说表现生活的涵

盖面和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