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输送管道环焊缝失效分析技术方法 编制说明.docx

油气输送管道环焊缝失效分析技术方法 编制说明.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气输送管道环焊缝失效分析方法》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3年第四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3〕63号)要求制定,项目名称为《油气输送管道环焊缝失效分析技术方法》。由TC355(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355SC8(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气储运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该标准计划号为T-469,下达日期为2023年12月28日,新制定方法类标准。

该标准依托中缅天然气管道7·2和6·10、泰青威3·20等爆燃事故失效分析及环焊缝隐患排查治理经验总结,结合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公司课题《高钢级管道环焊缝失效机理研究》开展的大量失效分析测试、《国家管网环焊缝失效分析工作手册》等相关成果编制而成。

2主要起草单位与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分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安科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大学、中国石油工程材料研究院、国家管网集团储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智网数科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管网集团工程技术创新有限公司、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等13家单位。

标准主要起草人:戴联双、雷铮强、冯庆善、张对红、朱喜平、王修云、王海涛、王富祥、范玉然、邓彩艳、刘宇、罗艳龙、王汉奎、张峥、陈宏远、

燕冰川、王婷、苏鑫、王爱玲、谭笑、宋明、刘宇婷、李政龙、杨辉、陈健、沙胜义、贾海东、姚登樽、王东鹏。

主要起草人及工作内容如下表所示:

章节

负责人

单位

编制说明

全体参编人员

全体参编单位

1范围

全体参编人员

全体参编单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全体参编人员

全体参编单位

3术语和定义

全体参编人员

全体参编单位

4一般要求(总框图)

戴联双雷铮强

国家管网集团生产部国家管网集团研究总院

5信息(数据)采集

刘宇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

6取样与保管

刘宇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

7.1理化性能

罗艳龙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7.2宏观(断口)

王修云

安科工程技术研究院

7.3微观

邓彩艳

天津大学

7.4失效模拟与分析

范玉然

国家管网集团技术创新公司

8失效分析结论与报告

王富祥

国家管网集团研究总院

9失效分析试样与剩余样品管理

王富祥

国家管网集团研究总院

附录A资料性

失效环焊缝信息采集内容清单

雷铮强

国家管网集团研究总院

附录B资料性

失效分析实验测试数据记录表

雷铮强

国家管网集团研究总院

附录C资料性

失效分析取样记录表

雷铮强

国家管网集团研究总院

附录D资料性

韧脆转变温度测试要求

王汉奎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附录F资料性硬度云图测试要求

王汉奎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3各阶段的工作时间及内容

3.1立项准备工作阶段(2022年6月~2022年12月)

油气长输管道作为国家能源输送的命脉,由于高压力、大口径的特点,油气长输管道一旦失效,往往会导致严重的经济社会影响。因此,查找环焊缝失效原因,并针对性的制定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成为行业内的关注重点。

2008年以来,高钢级、大口径、高压力输气管道已在国内大范围应用,但在建设和服役过程中,管道环焊缝断裂失效事故时有发生。先后发生的“7.2”、“6.10”、“3.20”等管道环焊缝失效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同一时期,虽然北美地区在高强钢,尤其是X80钢管道研发和试验性应用历史比较悠久,但近年来高钢级管道环焊缝也陆续发生环焊缝的失效事故,暴露出了潜在的环焊缝安全问题。这也使得美国运输部危险物品管理局(D.O.T.,PHMSA)和加拿大能源局(CER)分别发出了管道环焊缝的相关安全公告,提示管道环焊缝的不良过渡及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应变诱发环焊缝失效问题。基于上述背景,国家管网集团近年来组织开展了《高钢级管道系统可靠性因素识别与评估体系研究》、《高钢级管道环焊缝失效机理研究》和《管道缺陷检测与评价》等多个集团级课题,旨在对高钢级管道的环焊缝失效机理问题及其在国外的研究工作的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涉及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管道环焊缝的缺陷、载荷、性能及其综合作用下的失效机理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和成果。

鉴于高钢级管道环焊缝失效模式以断裂为主、社会影响面大等多种复杂因素,高钢级管道环焊缝失效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