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和期末九年级语文古文写作特点复习专题.docx

中考和期末九年级语文古文写作特点复习专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和期末九年级语文古文写作特点复习专题

《岳阳楼记》

1、对比:

(1)“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与“古仁人之心”和作者的对比:

①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的情绪变化;

②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怀;

③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作用:通过对比,赞扬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怀,表现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2)洞庭湖阴晴景象与“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变化对比。

①阴则淫雨霏霏,心情悲伤,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②晴则春和景明,心情喜悦,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作用:一阴一晴的自然风物,触发“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引出下文对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更高思想境界的议论。

2、写景方法:动静结合。

(1)动景: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浮光跃金。

(2)静景: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静影沉璧。

3、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结合。

三者既融为一体,又有鲜明的层次感:写景的独立,和议论抒情的融合。

(1)第2段概写洞庭湖景物后,以“然则”一转,接以提问式的议论;

(2)第3、4段写洞庭湖的阴晴景色时,后面都接以抒情;

(3)第5段以“嗟夫”开头,表现出强烈的抒情色彩,然后又接以整段的议论,议论中含有抒情色彩。

(4)文章最后强烈抒情——“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写景与议论抒情相互映衬,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4、修辞角度

(1)拟人:衔远山,吞长江

阴风怒号,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2)比喻: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醉翁亭记》

1、对比: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禽鸟之乐:山林之乐——秀美的自然风光。

游人之乐:山林之乐,从太守游而乐——宴饮之乐。

太守之乐:山林之乐,宴饮之乐,乐其乐——政治清明,与民同乐。

作用:以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层层深入,揭示中心。

2、写景方法:

(1)动静结合:

动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静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2)由远及近: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从开头的全景、远景描写,逐步收缩视野,再用特写镜头定格醉翁亭,引导读者寻幽揽胜,充满发现的乐趣。

3、叙事手法。

(1)结构上层层递进、巧妙呼应,融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

①从开头的全景、远景描写,逐步收缩视野,再用特写镜头定格醉翁亭,引导读者寻幽揽胜,充满发现的乐趣;

②文章中间的写景,则是早晚接续,四时递次;

③写游乐,先滁人而后太守;

④更以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层层深入,把议论和抒情推向极致。

(2)叙事角度上,以第三人称写太守,写醉翁,貌似旁观者,摆脱了第一人称叙述的种种不便,拓宽了话题空间。

①醉翁与太守,一为名号,一为官职,互为表里,互相映衬,很好地揭示了人物情感的丰富性,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②直到最后,作者才自报家门,揭开谜底。这种写法,具有鲜明的寓言风格和浪漫气息。

《湖心亭看雪》

1、白描: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概念: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展示图画)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2)作用: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湖中雪景之美,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

(3)相关例子: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②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2、概括式描写(或称侧面描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没有正面写雪,而写“大雪三日”后人声鸟鸣断绝的景象,凄清寂寥。

3、全景式描写(或称间接描写):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没有直接写雪,而是写出了雪后雾气弥漫、云天山水合而为一,完全成为雪与雾的世界。

4、集合式描写(或称动态描写):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由远及近,把雪后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