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阅读鉴赏》课件.pptxVIP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阅读鉴赏》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古诗词鉴赏;(2023·福建)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遥碧亭

杨杰

幽鸟①无心去又还,迢迢②湖水出东关③。

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④。

【注释】①幽鸟:鸣声幽雅的鸟。②迢迢:水流绵长的样子。③东关:关隘名。④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日暮云还,恋山不动,远望如山外又添一山。;1.结合全诗内容可知,全诗写了幽鸟、湖水、暮云、重山等景物。这首诗的大意是:从幽深林中无心飞去的鸟儿,不知为什么又飞了回来。但见茫茫碧绿湖水,远远地流出东关之外。日暮云还,恋山不动,远望如山外又添一山。幽鸟去又还,暮云飞不动,这些景物都富有人情,从侧面烘托了诗人沉醉山水的愉悦和闲适自得之情。

2.夕阳落山,暮色渐重。天边的云彩好象留恋这美丽的晚景似的纹丝不动,在那远山之外似乎又增加了一层山峦一般。诗句描状暮色中的白云。暮云本无情,诗人却想象其有情,不然为何不飞动呢?正因其不动,才会有后句,使人错认是一层远山。从后句又可看出云在天边地平线上不高之处悠游、徘徊、停驻,其形状起伏不平,仪态万千,像一重新的山一样。;;;考点2;(2023·恩施州)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①,惟解②漫天作雪飞。

【注释】①才思:才气,才情。②解:懂得,知道。

诗中“知”“斗”二字用得极妙,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空窗闲月色,幽壁静虫声”意思是:透过空窗子看着高悬寂寥的月亮,虫儿靠着墙壁悉悉索索地叫着。联系“度鸿惊睡醒,欹枕已三更”可知,这时候是半夜三更,深夜本就寂静,能够清楚地听到虫鸣声,运用以声衬静(动静结合)的手法,表现夜之寂寥;联系“况是离乡久,依然无限情”可知,诗人离家很久,漂泊在外,表现了诗人的孤苦,以及诗人的思乡念亲的情感。

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窗外明月高悬,听着虫叫声,表现了诗人的孤苦,触发思乡之情。;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行香子

[北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李白诗歌洒脱飘逸,杜甫诗歌沉郁顿挫,请举例赏析这首词的语言特色。;;①通俗生动,朴素清新,质朴自然。“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如同口语,生动自然。写景如“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香”,色彩简单鲜明又显出农家本色。②用词准确。“倚东风,豪兴徜徉”中“豪兴”点明心情,“倚”“徜徉”则写出诗人怡然自得的神态。“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啼”“舞”“忙”与三个动物的活动特点相对应,写出了春天的生命活力。③句式整齐,格调轻快。本词句式都是三、四字句式,轻快流畅。;;(二)诗句赏析类

1.明确诗句的表达技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或其他的表达技巧)。

2.解释该句的含意。用具体的语言,展开联想或想象,描绘诗意。

3.点出该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抒发了作

者怎样的志向。

【答题模板】表达技巧+诗句含意+意境、主旨、情感。

(三)语言特色类

1.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结合诗(词)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阐述诗(词)中用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题模板】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如……,这种风格很好地表达

了作者……的情感。;;考点3;(2023·绥化)赏析杜甫的《石壕吏》,按要求回答问题。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下列对古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B.“吏呼一何怒”,从“呼”“怒”中可见差役凶横残暴的形象。

C.诗人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不满那场平叛战争。

D.这首古体诗主要内容是叙事性的,但又带有比较强的抒情色彩。

2.从整首诗看,你觉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中人物“泣”的原因是

什么?从“如闻”二字中你感受到了杜甫怎样的形象呢?;1.《石壕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人的思想矛盾。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前这场平叛战争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做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

文档评论(0)

最新试卷真题【首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最新中小学试卷真题,原版教辅电子档,校网通等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1月3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