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铜离子与蛋白.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铜锌SOD第31页,共40页,星期六,2024年,5月铜锌SOD中每个铜离子与四个组氨酸侧链上的咪唑氮原子配位,形成一个变形的四边形,还有一个水分子在轴向上与铜离子配位,使铜离子为五配位的变形四方锥构型。每个锌离子为四配位的变形四面体构型,由三个组氨酸侧链的咪唑氮原子和一个天冬氨酸的羧基氧原子与锌离子配位而成。在这个酶中,Cu2+可能决定了酶的催化特异性,而Zn2+则可能起到稳定蛋白质结构的作用。但全酶的活性需要两只协同作用。第32页,共40页,星期六,2024年,5月含铜氧载体--Ⅲ型铜蛋白Ⅲ型铜蛋白的主要特点是在其活性中心含有两个铜离子,并且两个铜离子之间存在强的相互作用。典型代表有血蓝蛋白和酪氨酸酶。血蓝蛋白是一种氧载体,存在于蜗虫、章鱼等甲壳类和软体类动物的血液中。第33页,共40页,星期六,2024年,5月还原型血蓝蛋白第34页,共40页,星期六,2024年,5月还原型血蓝蛋白的活性中心含有两个一价铜离子,每个铜离子与三个组氨酸侧链的咪唑氮原子配位,两个铜离子之间未发现桥联配体。两个铜离子之间的空腔正好容纳一个氧分子。氧化型血蓝蛋白中尽管铜离子为二价d9构型,但由于两个二价铜离子之间存在很强的反铁磁相互作用,以致在室温条件下,该双核铜活性中心呈抗磁性。氧分子结合到血蓝蛋白后,以过氧负离子状态存在第35页,共40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36页,共40页,星期六,2024年,5月酪氨酸酶酪氨酸酶存在于哺乳动物中,具有两种不同的催化活性,它既可以催化氧化邻苯二酚(儿茶酚),又可以催化对甲苯酚的羟基化反应,即酪氨酸酶具有儿茶酚酶和甲苯酚酶的活性。L-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被氧化为L-多巴,进一步被氧化生成皮肤黑色素。第37页,共40页,星期六,2024年,5月酪氨酸酶的活性中心与血蓝蛋白双核铜中心类似,但在酪氨酸酶的活性中心周围更有利于外界分子、底物分子的接近,从而在双核铜部位发生催化反应。第38页,共40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39页,共40页,星期六,2024年,5月感谢大家观看第40页,共40页,星期六,2024年,5月关于金属铜离子与蛋白内容: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铜与血清白蛋白铜与血红蛋白铜蛋白和铜酶第2页,共40页,星期六,2024年,5月研究目的及意义在真核生物体内,铜元素参与体内的许多生化反应,如作为电子传递链中的供体或受体;参与细胞内的呼吸;维持铁的代谢平衡;用于色素、神经递质的合成;作为氧化还原酶参与体内的抗氧化过程。但体内铜离子浓度过高时会产生毒性,改变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状态;与某些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发生非特异反应,导致蛋白质的错误折叠;与其它物质竞争酶的活性中心,干扰酶的正常功能;产生活性氧损害机体的DNA、蛋白质和脂类物质。所以,研究铜离子与生物分子的作用有重要意义。第3页,共40页,星期六,2024年,5月铜与血清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是血浆中最丰富的蛋白质,它可以与许多内源性或外源性化合物结合,在生命体内起着重要的储存和输运作用。血清白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简单蛋白质,仅由氨基酸组成,没有修饰基团和其他附属物。常以BSA(bovineserumalbumin,牛血清白蛋白)和HSA(humanserumalbumin,人血清白蛋白)为研究对象。第4页,共4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人血清白蛋白主要应用于临床、新陈代谢和遗传方面的研究,而牛血清白蛋白常常作为蛋白模型进行体外研究,如用于细胞培养,抗体载体等。BSA分子由58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而HSA比BSA多2个氨基酸,即58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两者的差异在于BSA缺失HSA氨基酸序列116位和585位的残基。第5页,共40页,星期六,2024年,5月荧光光谱法由于血清白蛋白含有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残基,从而能发出荧光。在这些基团中Trp起主要作用,Tyr次之,Phe很弱可忽略,所以,一般认为蛋白质的荧光主要来自色氨酸的贡献。当金属离子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后,可引起蛋白质或少数金属离子(稀土离子)荧光的改变,由此可进行定性、定量研究蛋白质构象的变化。常用荧光猝灭法测定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的结合数和结合常数,用共振能量转移法测定金属离子与蛋白质分子中色氨酸残基之间的距离。第6页,共40页,星期六,2024年,5月荧光淬灭可以分为静态淬灭和动态淬灭。能降低荧光体发光强度的分子称为猝灭剂。基态荧光分子与猝灭剂之间通过弱的结合生成复合物,且该复合物使荧光完全猝灭的现象称为静态猝灭。而激发态荧光分子与猝灭剂碰撞使其荧光猝灭则称为动态猝灭。第7页,共40页,星期六,2024年,5月图:Cu2+对BSA溶液荧光发射光谱的影响第

文档评论(0)

xiaoshun2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