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的关系探讨.pdfVIP

高校思政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的关系探讨.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高校思政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的关系探讨

◆石书臣

近年来,随着国内高校对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通识教育课程

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问题已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中的一个热议话题,甚至出现了一些认识误区,不仅影响了我们对通

识教育的探索,也模糊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影

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建设。因此,有必要对高校思想政

治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明确二者的联系

与区别,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

一、通识教育的由来及其在我国的实践探索

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自由教育的目的在于进行理

智方面的训练,排斥任何职业的或功利的目的,在教育内容上关注知

识的全面性和普遍性。”把自由教育思想改造成通识教育是在美国。

工业革命后,科技的发展使得专业教育成为不可抗拒的发展趋势,特

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学科之间相互疏离,热衷于追求功利和实

用,而忽视人文素养教育,因此就有学者提出通识教育。最早提出通

识教育概念的是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

(A.S.Parkard)教授。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可

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我国学者李曼丽

在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各种表述之后,从性质、目的和内

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做了初步建构。她认为,“简言之:

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

.--

-

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

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

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

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现在,重视通识教育已成为现代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个重要

理念。但在我国,通识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识教育的提法也不普

遍,通常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

教育”等命名。将“通识教育”狭义地理解为“文化素质教育”,是

我国的特殊情况。这是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建国以来学习前苏联模式,

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忽视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现实状况,尤其是过

度专业化导致学生片面发展的问题而提出的。1995年我国开始在部

分高校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试点与实践。1998年,教育部颁发

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1998)2号),

“文化素质教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就通识教育课程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而言,在我国大致

有三种主要观点:一是包含论,即通识教育课程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

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通识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例如,王德胜认为:

“无论是国外与通识教育相关的博雅教育、全人教育、自由教育、能

力拓展训练等教育方式;还是中国贯彻多年的素质教育和“德、智、

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教育;还有培养一专多能、德才兼备的人才教育;或者弘扬传统文化

教育等等,都能涵盖在通识教育的范畴之中。”这种观点明确了通识

.--

-

教育的理念,不足是泛化了通识教育的内涵,甚至把思想政治理论课

通识化,混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的性质界限,不利于

体现和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二是平行论,即

把通识教育狭义地理解为文化素质教育,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文

化素质教育课同时开设,分别管理。许多高校采用了这一模式。这一

观点既突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贯

彻了通识教育的理念,不足之处是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不够到位和全

面,窄化了通识教育的内涵,实际上没有真正实施通识教育。三是一

体论,即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融为一体,统一管理,确

定科学的内容比例。这一观点有利于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通识教育

课程的课时安排等,避免课程设置重复问题,不足之处是容易割裂二

者的内在联系。就笔者而言,比较主张互动论,即在同时开设通识教

育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上,实现二者的互补、互通与互鉴。

为了正确把握

文档评论(0)

182****9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