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关于大学生学习态度调查报告.docx

2022关于大学生学习态度调查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文档

PAGE1

2022关于大学生学习态度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一、当代高校生学习态度散漫的表现

“高校里完全是自由的,自由的你甚至会担忧这样没人管究竟行不行。没进高校之前,曾经不理解为什么在高中学习特别好的人,到了高校里学业却荒废了。后来上了高校才明白,人真的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在没有方案的时候,很简单就把时间和机会错过了,好多毕业的人回过头来都会感叹,仿佛高校几年就在浑浑噩噩中过去了,根本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身为一名在校高校生对这句话深有感受,“一流入学,三流毕业。”部分高校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确存在不少问题。

1、“迟到”、“逃课”现象严峻

依据佳木斯高校教学讨论课题组XX年的一份调查问卷显示“有28%的同学认为旷课可以理解,另有8%的同学认为无所谓,达到36%的同学对旷课这种现象并不痛恨”。

在高校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上课铃响10分钟后,老师已经在台上讲课,但仍有同学陆间续续从教室后门进来,甚至有的同学还在赶往教室的路上。老师手中的考勤表上总是会缺几个名字。高校里甚至还流行这种怪思想:“以逃课为荣”、“高校四年不逃课是一种圆满”、“别人都逃了,我没逃就亏了”。

2、考前一周突击,六非常万岁

“平常不用学考前一周背背就行”,“六非常万岁,多一分铺张”平常上课玩手机、打嬉戏、看小说、睡觉。考前划重点成为了高校里考试的潜规章。也难怪,老师总不盼望消失一考试全班不及格的现象,再说,老师还需要同学的考评。

3、消遣超越学习成为主业

高校是为我们走进社会前做预备的,所以在这里学习专业学问是我们最主要的目的,但是更多的同学却把学习当成成了副业、甚至放弃学习。从中学打压式的学习环境突然转到自由自主的学习生活环境中,面对充分的课余时间部分高校生缺乏一个合理的方案支配。所以导致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看到别人玩就盲目的跟风,在漫无目的或者目标不清楚的生活中慢慢的养成了懒散和贪图享受的不良习惯,从而将重心偏移到了以消遣为主的生活当中,如沉溺于网络、酒吧、k歌、迪厅、谈恋爱。

4、毕业等于失业

部分高校生对学习抱着越来越无所谓的态度,高校的扩招已让他们失去了作为高校生的傲慢。社会上高校生的低就业率也使不少同学失去了学习的信念和动力。一项调查问卷显示“对将来就业有顾虑或不知所措的同学比例达到74%”。“混学历,混学位”成为不少高校生的心理。

调查报告二、当代高校学习散漫的缘由分析

高校学风淡化,部分高校生学习乐观性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一问题的缘由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高校自由自主学习方式的不适应

高校都是实行“放羊式”的同学自主管理模式,中学时代始终都是在老师、家长的支配、监督下学习,到了高校学习真正的成为自己的事情,需要靠自己的自觉性。对此,高校新生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干什么。

2、缺乏对高校生涯的完整规划

在高校期间对自己和学校环境缺乏全面的了解,没有对自己的高校生涯做一个完整的规划,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而学习,没有人生目标缺乏学习动力。

3、心理处于成熟与尚未成熟的过渡阶段

高校生作为一个特别群体,心理上处于成熟却尚未成熟的阶段,意志力比较薄弱,从众心理比较强。作为同学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面对自己“堕落”的学习生活,我们都有反思过,也对自己感到痛恨,也曾信誓旦旦的下过决心改正。但对散漫惯了的我们这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是对耐力与意志力的考验。看到别人在玩,我们又往往按耐不住将自己的决心丢掷一边。反思中的决心在与个人意志力作斗争的时候显得苍白无力。

4、信仰缺失或信仰非理性化导致责任感淡化

信仰是心灵的产物,是一种神奇的力气,是意识中自动建立起来的一套人生价值体系,是人的精神支柱。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想的冲击及高校生自身的主客观缘由,使部分高校生消失信仰缺失或信仰的非抱负化导致责任感意识淡化,以自我为中心,过多的追求物质享乐,不擅长动脑,怕吃苦,精神世界匮乏。这对高校生的学习、生活都是非常不利的。

5、学校课程缺乏时代性与有用性

学校所设课程虽多,但大多空洞、乏味,有用性不强,缺乏创新性与时代性,难以引起同学的爱好和共鸣。

在信息化时代学问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学校教材的更新赶不上学科、专业的进展要求,尤其是部分基础性学科的教材版本太过陈旧,这不仅影响教学质量,也降低了同学的学习热忱。

6、部分老师授课方式单一、对同学要求不严

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有41.5%的同学认为影响自己听课效率的缘由是“老师的授课水平”。

文档评论(0)

ld555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小小鹏鹏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