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VIP

湖南省长沙市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模拟试卷(三)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代,许多日常冠礼(男子成丁礼)、婚丧礼、宗族成员的盟誓等,均在宗庙进行,宗庙被视为宗族的象征。《左传》记载:“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亡父宗庙牌位)庙”,从异姓到同姓、再到同宗、同族,血缘关系由远到近,强调了宗子(指大宗的嫡长子)的权威。由此可见,周代宗法制()

A.维护了社会的长期稳定 B.形成了严格的等级秩序

C.强化了统治者专制统治 D.构建起和谐的祭祀体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题干所示为周代宗法制相关内容规定,“从异姓到同姓、再到同宗、同族,血缘关系由远到近,强调了宗子(指大宗的嫡长子)的权威”,按照血缘亲疏,嫡庶关系,形成严格的等级秩序,B项正确;“社会的长期稳定”不符合题干主旨和史实,排除A项;周代并未形成专制统治,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并未强调和谐的祭祀体系,与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有学者在评价秦朝时说:“帝国没有在和平到来时,改革其战争时期的政治体制,予民以休养生息的机会,扩大言路,反而变本加厉……自毁长城的做法削弱了统治的基础。”这旨在说明()

A.秦朝因法家思想而灭亡 B.采用儒学治国势在必行

C.采用黄老之学的必要性 D.因时调整政策的必要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依据材料“帝国没有在和平到来时,改革其战争时期的政治体制……自毁长城的做法削弱了统治的基础。”,可以看出帝国没有根据实际的国情调整统治的策略,导致其统治基础的削弱,反映了因时调整政策的必要性,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秦朝不是因为法家思想而亡的,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儒学治国,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治国策略的转变,未涉及黄老之学,排除C项。故选D项。

3.曹操高陵出土了大量标识“随葬品的名称和数量”的石牌件,如“胡粉二斤”“绒手巾一”等。这些石牌反映了()

A.文明成果相互吸收 B.曹魏统治区域扩大

C.对外交流日益频繁 D.黄河流域民族交融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在曹操高陵的随葬品中,石碑上的内容“胡粉”“绒手巾”,体现的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信息,在曹操高陵中出现,反映了当时北方的民族交融趋势,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的影响,没有体现相互吸收信息,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曹魏统治区域的大小,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民族交融,而非对外交流,排除C项。故选D项。

4.如图为北宋一条粮食运输示意图。据此可推知,北宋()

A.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分离 B.朝廷赋税主要来自江南地区

C.西北边防面临着严峻压力 D.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较为兴盛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北宋时期粮食主要运往西北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北地区面临少数民族政权的边防压力,向西北地区运送粮食有利于维持西北地区的边防需要,C项正确;材料中粮食主要运往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既不是政治中心也不是经济中心,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粮食运输的情况,不能整体反映国家赋税的情况,不能得知朝廷赋税主要来自江南地区,排除B项;明清时期区域间长途贩运兴盛,材料中的粮食运输主要是为了应对边防需要,而非区域间的长途贩运,排除D项。故选C项。

5.据考证,清雍正二年,全国人口约1.2亿人。仅仅过了42年,到乾隆三十一年,人口爆炸性地翻了约2倍,达2亿零9百万人。道光二十九年,人口又翻了一番,达4亿7千万人。这一时期人口的增长()

A.为统治危机出现埋下隐患 B.缘于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

C.促进新型生产关系的产生 D.是工商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