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遥感知识点1hh.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遥感:广义: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狭义: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对象进行接触,从远处把目标地物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多波段遥感:指探测波段在可见光波段和红外线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传感器:接收从目标反射和辐射来的电磁波信息的设备。

绝对黑体: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则这个物体是绝对黑体。

大气窗口: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叫做大气窗口。

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大小。即遥感影像上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波谱分辨率: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密度分割:密度分割法是把单波段的黑白遥感图像按亮度进行分级,然后对每个亮度级赋予不同的颜色,使之成为彩色图像。

黑体:所谓黑体,是一个完全的辐射吸收和辐射发射体,即在任何温度下,对所有波长的辐射都能完全吸收,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把热能变成辐射能的理想辐射体,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绝对黑体,实用的黑体是由人工方法制成的,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黑体常被当作是研究物体发射的计量标准。

辐射亮度(L):假定有一辐射源呈面状.向外辐射的强度随辐射方向而不同,则L定义为辐射源在某一方向,单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

辐照度(I):被辐射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电磁波:当电磁振荡进入空间,变化的磁场激发了涡旋电场,变化的电场又激发了涡旋电场,使得电磁振荡在空间传播,这就是电磁波

电磁波谱: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则构成了电磁波谱

波粒二象性:波长愈短,辐射的粒子特效越明显,波长越长,辐射波动特性越明显

地物反射光谱的曲线:

数字影像镶嵌:指将两幅或多副数字影像(它们可能是在不同摄影条件下获取的)拼在一起构成一副整体图的技术过程。

主动遥感:由探测器主动发射一定电磁波能量并接收目标的后向散射信号。

被动遥感:传感器不向目标发射电磁波,仅被动接收目标物的自身发射和对自然辐射源的反射能量。

主动微波遥感:指通过向目标地物发射微波并接收其后向散射信号来实现对地观测遥感方式。

被动微波遥感:通过传感器,接收来自目标地物发射的微波,而达到探测目的的遥感方式。

遥感影像地图:是一种以遥感影像和一定的地图符号来表现制图对象地理空间分布和环境状况的地图。

监督分类方式:依据样本类别的特征来识别非样本像元的归属类别。

非监督分类方式:根据像元间相似度的大小进行归类合并(将相似度大的像元归为一类)的方法。

平滑:又称低通滤波,是使图像中的高频成分消退,使图像的细节反差降低。

锐化:又称高通滤波,是增强图像中的高频部分,使图像的细节反差提高。

遥感类型:

按遥感平台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轨道卫星遥感)

按传感器波段分:紫外遥感(0.05至0.38um)可见光遥感(0.38至0.76um)红外遥感(0.76至1000um)微波遥感(1mm至10m)多波段遥感;

按工作方式分:主动遥感被动遥感成像遥感非成像遥感。

遥感的大致过程:地面反射或辐射--大气传输--光电转换/光学摄影--A/D转换/卫星返回---信息编码--数字传输--地面解码--几何纠正--辐射纠正--大气纠正--遥感模型反演--信息提取

遥感的特性:空间特性:视域范围大,具有宏观特性。光谱特性:探测的波段从可见光向两侧延伸,扩大了地物特征的研究范围。时相特征:周期成像,有利于进行动态研究和环境监测。

遥感的特点:1.大面积同步探测2.时效性3.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4.经济性5.局限性p5

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的应用

遥感发展的三个阶段:

(1)萌芽阶段(1608-1838)无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有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

(2)航空遥感阶段(1858-1956)空中摄影遥感阶段

(3)航天遥感阶段(1957-)

论述遥感的发展趋势:1608-1838年,无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出现了望远镜但无法将观测事物记录下来;1839-1857年,萌芽阶段,达盖尔和尼普斯将事物形象记录在胶片上。1858-1956年,航空遥感阶段,陶纳乔运用系留气球方式拍摄了巴黎鸟瞰像片;纽布朗纳设计微型相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推动航空遥感向实用化迈进。1957至今,航天遥感阶段,20世纪已有近5千余颗卫星升空,还

有各种航天平台和空间站等,对地球和宇宙空间的多度角、多周期观测。

遥感四大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指像素代表的地面范围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现场或遥感影像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波谱分辨率: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

文档评论(0)

木林森婷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