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补码减法器的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课设).docVIP

八位补码减法器的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课设).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4

实验目的

(1)掌握运用EduCoder在线实验平台设计电子系统的流程和方法

(2)掌握8位减法器的设计方法

(3)掌握运算器电路的仿真测试方法

(4)训练综合运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的能力。

2.实验内容

通过MuxPlus2软件,下载减法程序到实验箱,然后在其上连线,输入数据观察结果与理论值进行比较,看程序设计的成功与否

3.实验任务

设计一个8位减法运算器(补码),并在logisim上展现出逻辑电路。学会使用全加器做出减法器。将电路图下载到试验箱中,正确连线后运行程序得出正确结果

4.实验过程

4.1首先设计出一位全加器

一位全加器的表达式如下:

Si=Ai⊕Bi⊕Ci-1

第二个表达式也可用一个异或门来代替或门对其中两个输入信号进行求和:

其中Ai为被加数,Bi为加数,相邻copy低位来的进位数为Ci-1,输出本位和为Si

其真值表如下图所示:

Xn和Yn一个是加数,一个是被加数。相邻低位来的进位数为Cn-1,输出本位和为Fn。向相邻高位进位数为Cn。

其逻辑图如图所示:

4.2对一位全加器进行封装

4.3设计出n位加法器

由功能表可得全加和Fn和进位输出Cn表达式:

Fn=Xn?Yn?Cn-1+?Xn?Yn?Cn-1+?Xn?Yn?Cn-1+?Xn?Yn?Cn-1

Cn=?Xn?Yn?Cn-1+?Xn?Yn?Cn-1+?Xn?Yn?Cn-1+?Xn?Yn?Cn-1

Fn还可以用两个半加器来形成:

Fn=XnYnCn-1

N位加法器包含n个全加器,

将n个一位全加器串联,

低位进位输出连接高位进位输入

N位全加器如图所示:

4.4设计出运算控制器

Sub=0时作加法,Sub=1时作减法。[?Y]补=[[Y]补]补,对[Y]补逐位取反,再在最低位加1(体现在最右边的sub连接到最低位cin,此时sub=1,做减法)

4.5可控加减法电路

各位逐位相加,进位从右至左传递

4.68位减法运算器

此电路既可坐减法运算也可做加法运算,其中X,Y为两输入数,Sub为加减控制信号,S为运算结果输出,Cout为进位输出,OF为有符号运算溢出位

4.7测试电路

依次点击按钮,测试电路的联通性并验证该电路的逻辑功能。通过验证可以发现,逻辑功能完好,电路设计完成。

5.设计心得和体会

经过一周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次学期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的课程设计.虽然只有短短的周,但是缺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做此次实验之前,我们做的主要工作是看书,感觉书都没弄懂的话要去做好实验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先是参考《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实验教程》这两本书,了解了何谓八位减法法器以及它的工作原理。然后我们又花了一些时间来认识和熟悉Losigim软件上以及如何联机操作。前后我们共花了一周的时间来完成实验原理图,中间感觉不怎么明白的地方就问同学,同学也没明白的话,我们就一些人在一起讨论。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对软件、硬件方面的许多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超越自己。

6.参考文献

1.《计算机组成原理》王诚郭超峰,人民邮电出版社。

2.《计算机组成原理》白英飞,科学出版社

3.《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

文档评论(0)

liwenf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