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作品文本想象与视听图像化的融合创新教学研究.docx

经典文学作品文本想象与视听图像化的融合创新教学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典文学作品文本想象与视听图像化的融合创新教学研究

【摘要】视听多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学生有着独特的学习接受习惯,新媒介环境无疑为一线语文教师提出了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与以往语文教学的语言学习与文本细读相比,教师不得不思考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视听资源极其丰富的多媒体时代。文章以杜甫的《石壕吏》为例,利用影像视听语言画面逼真性、幻觉性的艺术特点,将视听图像化想象带入古诗词文本阅读之中,通过古诗词文本的“视听图像化想象头脑风暴”活动,初步建立学生对经典文学文本的画面感,培养学生初级的视听影像语言能力,提升学生跨媒介语言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艺术审美与鉴赏力。

【关键词】经典文学作品文本想象视听图像化创新教学

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对人们的语言交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打破以往单一特定媒介的语言文字学习方式,将学生语文素养与媒介素养相互融合,进行跨学科、跨媒介语言学习与交流,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时代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专门设立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旨在通过跨媒介学习,“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梳理、探究其特点和规律,提高跨媒介分享与交流的能力,提高理解、辨析、评价媒介传播内容的水平”,使学生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实现更高效的跨媒介语言表达与交流。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无论是在语文课程基本理念还是设计思路上,都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解释课程理念中提出鼓励“增加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拓展语言学习空间,提高语言学习能力”;要求语文学习以学习任务群为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中明确提出要“指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在“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中要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难看出新的语文生活环境催生新的语文能力,即跨媒介的阅读、表达、交流的能力,“能够阅读、理解、欣赏跨媒介表达的内容和形式,学习运用跨媒介展开有效的表达和交流”[1]。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实现更高效的跨媒介表达与交流成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面临的紧迫课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教师“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基于此,本文以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杜甫的《石壕吏》为例,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视听图像化想象头脑风暴”实践活动,探索跨学科、跨媒介学习的可能性。

一、文学文本想象力发展与视听语言图像化艺术表达的统一性分析

在视听资源极其丰富的多媒体时代,面对被游戏、动画、视频裹挟着的新生代学生,以带读、讲解为主要方式的文学作品教学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要求。多彩炫酷的视听世界是他们的生存环境,“读图”“视听”是他们解读世界的常规方式。新媒介环境无疑为一线语文教师提出了语文教学的新要求。在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备课时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视频资料,并在课前导入环节,通过生动有趣的视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教师还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文本细读与电影改编影视欣赏的对比学习,带领学生进行跨媒介学习与交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媒介的表达特点。

充分利用视听资源是新媒介环境下语文教学与改革的必要手段。但是,视听资源引用、文学与电影改编等只是跨媒介学习的基本手段,与跨媒介深度融合学习、视听图像化想象训练、影视美育实践还有很大的差别。多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在进入学校接受常规教育之前已经接触到大量视听资源,积累了丰富的多媒介接受经验,具备了一定的视听素养习得。学生进入学校,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视听资源进行教学时,如果仅仅停留在视频播放上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教师应该有更高的教学要求,要以多元化的创新性教育理念为中心,设计出既生动有趣又有较高自主欣赏性、审美性的教学方案。

本文开展的古诗词与视听语言结合的创新性教学研究,是以古诗词文本的图像化想象训练为教学手段,通过视听语言图像化想象对古诗词文本进行再创造,让学生发挥自主性进行古诗词图像化想象的沉浸式学习。这是以学生主体为导向的古诗词创新性教学研究,整套课程设计包含课前导入古诗词视听资源、课堂集体诵读、文本细读、视听语言想象、教师课堂总结等五部分内容。该研究的创新点在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