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区废弃窑洞复垦与实施效应研究r——以甘肃省西峰区为例.docxVIP

黄土高原区废弃窑洞复垦与实施效应研究r——以甘肃省西峰区为例.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土高原区废弃窑洞复垦与实施效应研究r——以甘肃省西峰区为例

尤凤;冯永忠;缐国敏;张雅涵

【摘要】窑洞一直是黄土高原人们居住的主要形式,以甘肃陇东地区和陕西北部地区最为典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窑洞采光较差、通风不良、潮湿易霉等问题逐渐凸显,现仅存少数用作住宅、旅游景观,大部分都已废弃闲置.本文选取的研究区位于甘肃省西峰区,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质地貌,窑洞分布广泛.同时,西峰区也面临着人均耕地少、建设用地利用浪费、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复垦废弃窑洞成为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分析西峰区窑洞废弃现状和类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窑洞制定相应的复垦方式,运用AHP法和模糊综合评判从生态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等方面对复垦实施后产生的效应进行评价,以期为当地废弃窑洞的合理复垦和经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

【年(卷),期】2018(000)015

【总页数】7页(P31-37)

【关键词】黄土高原区;废弃窑洞;复垦技术;实施效应评价;西峰区

【作者】尤凤;冯永忠;缐国敏;张雅涵

【作者单位】甘肃省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从古代原始初的“穴居野处”始,窑洞一直为黄土高原人们居住的主要形式。早在宋代,郑刚中在他的《西征道记》中就有了关于陕北、陇东、晋中和豫西凡大窑洞区的记载。中国窑洞由穴居逐渐演变为简朴的黄土窑洞、寒窑,最后发展到具有高度传统文化内涵的“窑洞居民”。这种“耕读文明”社会背景下生成的民居,称作“原生生态建筑”。其具有原生的绿色建筑思想,是最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建筑,是地区建筑文化的“根”,是中华“住文化”的渊源[1]。

目前对于西北黄土高原区窑洞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建筑科学领域,从窑洞施工中土壤稳定性和岩土工程方面研究对窑洞的保护,或者探讨窑洞建筑中的生态和节能理念[2][3][4];还有一部分集中于从对窑洞历史文化的角度研究窑洞的保护问题[5][6]。然而,在有关土地利用研究方面,对于窑洞的研究相对较少。

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例如,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原因造成的土地破坏,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已有的研究对象多是在矿区复垦土地[7][8],也有对其他类型复垦土地的研究[9],但对北方地区村庄复垦土地的研究却鲜有出现,而对于西北黄土高原区窑洞复垦的相关研究则更少。景生鹏等(2015)以甘肃省西峰区为研究区域,在对研究区域靠崖式窑洞、胡同式窑洞及地坑院窑洞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指数和法与适宜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适宜性评价,按照潜力系数进行潜力级别划分,进而分析研究区域废弃窑洞的复垦潜力[10]。冯永忠等采用FAO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选择了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盐渍化程度、土壤污染程度、土壤有机质、土壤pH值、坡度和地表稳定性8项指标,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废弃窑洞土地复垦适宜性进行了评价[11]。陈亚伟等黄土高原不同利用类型废弃窑洞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不同窑洞利用方式对土壤质地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土壤容重具有显著影响[12]。缐国敏等对西峰区废弃窑洞中的靠崖式和胡同式废弃窑洞宅基地复垦前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对比研究[13]。

本文尝试在梳理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甘肃省西峰区为例,选取不同类型废弃窑洞的典型地块作为研究区,分类确定复垦技术,并对复垦实施后带来的生态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景观效应做出评价,以期为黄土高原区废弃窑洞复垦,解决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参考。

一、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区所在区域概况

研究区位于甘肃省西峰区。西峰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中部,座落在“北控河套、南屏关中”的董志塬腹地。地质构造为中国北方华北地台大地构造单元,位于鄂尔多斯向斜的东翼,地处关山—六盘山褶皱带以东的鄂尔多斯台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内陆新华夏系统沉积带的构造盆地。西峰区地貌特征为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1421m。地形呈扇形,南北长约47.7km,东西宽约34.8km,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2013年全区土地面积99901.82hm2,其中农用地面积为62918.61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2.98%;建设用地面积为14998.81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5.01%,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11823.15hm2,占建设用地总量的78.83%;其他土地面积为21984.40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2.01%。西峰区窑洞

文档评论(0)

mmhaij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