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中国发展历程及前景分析.pdfVIP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中国发展历程及前景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中国发展历程及前景分析

摘要

近几十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及现代控制理论的

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极其广

泛的的应用。特别是乡镇企业及家用电器的迅速,更需要先进的机电

一体化技术支撑。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

一、我国发展机电一体化面临的形式以及对策

1、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及其趋势

自电子技术一问世,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就开始了,只是出现

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尤其是出现了以微处理器为代表的大规模集成电

路以后路以后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后有了明显进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

意.

“机电一体化”这个词是日本安川电机公司在上世纪60年代末

作商业注册时最先创用的。当时及70年代,人们一直把机电一体化

看作是机械与电子的结合。国内早期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机械

电子学”并用,近年来“机电一体化”更流行使用。

80年代,信息技术崭露头角。微处理机的性能提高,为更高级

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所采用,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如数控机床、工业

机器人和汽车的电子控制系统等。微机作为关键技术引入了飞行器系

统后,使机械-电子系统在高度控制、排气控制、振动控制和保险气

袋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

信息技术驱使机械系统在不同程度上利用数据库,连洗衣机和其

他消费品也用上了数据库驱动系统。这样,对机电一体化的系统设计

方法的探索、成型和系统集成以及并行工程设计和控制的实施日显重

要。此外,光学也进入了机电一体化,产生了“光机电一体化”的新

领域。

进入90年代,通信技术进入了机电一体化,机器可像机器人系

统那样遥控和虚拟现实多媒体等技术紧密联系的计算机控制的网络

化机电一体化日益普及。有些机电一体化机械可两用,有的在性能上

更是多用途的,尤其是微传感器和执行器技术的发展,和半导体技术

以光刻为基础的方法以及和传统机电一体化微型化方法的结合,开创

了以精密工程和系统集成为特点的机电一体化新分支“微机电一体

化”。虽然微加工方法尚未成熟,但将逐渐成为集成控制系统的一个

组成部分。之后,机电一体化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而日益发展,稳

步进入了21世纪

(1)、光机电一体化.一般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传感系统、能

源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机械结构等部件组成的.因此,引进光学技术,

实现光学技术的先天优点是能有效地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传感系

统、能源(动力)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光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产品发展

的重要趋势.二、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2)、自律分配系统化——柔性化.未来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控制

和执行系统有足够的“冗余度”,有较强的“柔性”,能较好地应付

突发事件,被设计成“自律分配系统”。在自律分配系统中,各个子

系统是相互独立工作的,子系统为总系统服务,同时具有本身的“自

律性”,可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作出不同反应。其特点是子系统可产

生本身的信息并附加所给信息,在总的前提下,具体“行动”是可以

改变的。这样,既明显地增加了系统的适应能力(柔性),又不因某一

子系统的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

(3)、全息系统化——智能化。今后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全息”

特征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这主要收益于模糊技术、信

息技术(尤其是软件及芯片技术)的发展。除此之外,其系统的层次结

构,也变简单的“从上到下”的形势而为复杂的、有较多冗余度的双

向联系。

(4)、“生物一软件”化—仿生物系统化。今后的机电一体化装

置对信息的依赖性很大,并且往往在结构上是处于“静态”时不稳

定,但在动态(工作)时却是稳定的。这有点类似于活的生物:当控制

系统(大脑)停止工作时,生物便“死亡”,而当控制系统(大脑)工作

时,生物就很有活力。仿生学研究领域中已发现的一些生物体优良的

机构可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新型机体,但如何使这些新型机体具有

活的“生命”还有待于深入研究。这一研究领域称为“生物——软

件”或“生物——系统”,而生物的特点是硬件(肌体)——软件(大

脑)一体,不可分割。看来,机电一体化产品虽然有向生物系统化发

展趋,但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

(5)、微型机电化——微型化。目前,利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

中的蚀刻技术,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当将这一

成果用于实际产品时,就没有必要区分机械部分和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