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读懂诗歌之一-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讲与练(新教材统编版).docxVIP

01 读懂诗歌之一-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讲与练(新教材统编版).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阅读之读懂诗歌(一)

诗歌语言凝练,对考生词语解读的能力要求更高,甚至需要考生用读文言文的方式去逐字逐句理解,诗歌中关键字词的含义往往涉及诗歌塑造的形象特点、诗歌的主旨、作者的情感表达等。需要考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准确把握字词里蕴含的丰富内容,体会诗歌的内涵。命题者要求考生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解题,是对考生诗歌解读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高考选拔性考试题目有难有易的标准。

【读懂诗歌】:

(1)明白表层意思: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等内容;翻译出大意。

(2)领会深层意思:意境(形象、氛围);情感(情绪、心境);思想(态度、观点)。

【如何读懂诗歌】:

一、由诗歌基本结构切入

(一)古代诗歌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1、古代诗歌一般是先写景,后抒情。

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重点在末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写景叙事)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情)

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重点在尾联)。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抒情)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抒情)

词:上片写景(尾句过渡),下片抒情。如: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过渡)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抒情)

2、也有先抒情,后写景。如: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抒情)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写景)

3、【题型解析】

按诗歌结构层次分,情景关系有:先情后景、先景后情、情景交融、以景结情。(其中以景结情常是考查重点)

按感情色彩划分,情景关系有:哀景写哀情、乐景写乐情;哀景写乐情、乐景写哀情。(这四种本质上都是借景抒情,前两者是以景衬情中的正衬,答题时直接答“借景抒情”即可,后两种则是以景衬情中的反衬,答题时最好具体写出。)

情景关系,归根结底只有一种——借景抒情。

示例:

哀景写乐情

塞下曲【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乐景写哀情

绝句【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二)古代诗歌章法结构——起承转合

“起”即诗歌的开头,“承”即紧承上句(上联)的诗意,需要做到衔接得紧密,连贯。“转”即转折或者递进,丰富诗歌内容,开拓诗歌境界。“合”对全诗具有收束作用,并传达出某种情感主题。

【示例】

①唐诗·李绅《悯农》

“锄禾日当午”,写农夫在田里劳作的辛苦,是全诗的“起”;

“汗滴禾下土”,写农夫劳作的辛苦程度,是对起句的继续表述,所以是“承”;

“谁知盘中餐”,诗的视野离开了劳动场面转向了餐桌,是非常明确的“转”;

“粒粒皆辛苦”,点明主题,是对全诗的“收”,也就是“合”。

②宋词·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是“起”,是交代诗人写诗的时间、背景和状态;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是“承”,是承述诗人的状态,取以花喻人之意;

“知否,知否?”,是“转”,是对“海棠依旧”回答的反诘;

“应是绿肥红瘦”,是“合”,是对“海棠依旧”回答“错误”的纠正,寓意花与人同瘦,全诗“伤魂”的主题由此更加深化。

③元曲·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是“起”,是秋况又是昏色的背景交代;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承”,是对眼前悲伤景物的继续渲染;

“夕阳西下”,是“转”,转向诗人“秋思”主题的拱托;

“断肠人在天涯”,是集中表达伤感主题的“合”了。

【知识讲解】

1、起定基调。

即起句,紧承诗题。一种是以情感表达(抒情议论)切入,一种是以景物描写(写景叙事)切入。

“起”句作用:

情感表达:呼应题目,统领全诗(以议论、抒情开头),设置线索;引起下文,点明题旨。

景物描写:交代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首联便表达激动、欣喜之情,为其后继续凸显愉悦心绪做铺垫,因此最后便有“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首句便凸显了边塞的奇丽景象。

【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高质量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致力专注各行业高质量精品文档。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2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