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家的路到底有多远.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节回家的路到底有多远?

春节将至,一年一度的人口“大流动”拉开序幕,铁路、公路等

交通部门和单位早已“如临大敌”、严阵以待。潮水般的人们冒着凛

冽的寒风通宵达旦地拥挤在长长的购票队伍之中,为求得一票而焦虑

万分。

2013年1月11日早8点,中央电视台在“记者走基层”节目中,

播出了四川宜宾一农家老夫妇,眼泪婆娑地倾诉着想念儿子、儿媳、

孙女的感人场面,让人百感交切。在广州打工的儿子一家因买不到

火车票,已经3年没有回家过年了。节目最后说,当铁路部门看到中

央电视台的节目后,为这位老农的儿子一家调集到了回四川的火车

票。

应该说,这家人是幸运的,但数以亿计想回家过年的人们,就没

有那么巧合了。其实,春运期间“一票难求”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

人们春节期间的返乡旅程始终是那么的艰难,那么的遥远!

翻越“家本位”这座观念之山,国人走了数千年

这是世界上最壮观、最具声势的一支回家大军。没有任何事情比

它更能显现中国社会始终难以消退的“家本位观念”色彩了。

据有关部门统计,这几年来,每年春节期间回家和串亲人次,平

均达到20多亿人次。其中近19亿人次乘坐汽车等公路运输工具,2

亿多人次搭乘火车,约5000万人次乘坐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

而这数以亿计的迁徙大军目的地,都是同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地

方——家!

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而是人

们的一个情感刻度,是中华民族周而复始的精神生物钟。在这个中国

人特有的时间里,只要有可能,每个人都会义无返顾地向着物理与精

神双重意义上的家园与故乡,不约而同地急速奔去!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

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人孟郊这首千古传唱的《游子吟》,描绘出中

华民族一个共同的心理原因:家中慈母盼子归,妻子儿女望君回!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白日

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

问死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脍炙人口的

诗词歌赋,表达的无一不是国人的怀乡情结!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国早在商周时期就随着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日益完善,形成了家国同构的社会形态。在长达两

千多年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社会里,家庭不仅具有生育繁殖、

抚养教育、传宗接代之功能,更重要的家庭还是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生

产单位和政治生活组织。自然经济的社会组织和生产结构的家庭化,

直接影响着中国社会的经济伦理和政治权力的构架,并对人们生产生

活方式的选择和价值理念的确立,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和国家模式,相对稳定地延续了几千

年,它既不因外族的多次入侵而中断,也不因社会变革的巨大冲击而

改变,这种以家庭为轴心的“同心圆”式的社会组织模式,与西方

国家以个人与社会为中心的“跷跷板式”组织模式,形成鲜明的对

照。以“家”为本位的价值观,无疑是创造这个亘古不变的、世界上

绝无仅有的回家情结的社会文化原因。孙中山先生曾痛楚地宣称:

“外国人说中国是一盘散沙,原因就是中国人只有家族主义和宗族主

义,没有国族主义。”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当

我们被《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打动得听一遍掉一次眼泪的时候,当

人们为现实社会中亲情的淡漠而忧虑和呼吁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

反思一下: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应该如

何检视自己的观念文化?我们又将如何为未来设计一个新型的“轴

心”观念?如何破除传统的家族和人情文化,建立新型的政治文明?

如何实现和谐自然的心理和精神上的“回家与返乡”?

穿越“二元户籍隔离带”,人们已经走了半个多世纪

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改革开放后,好不容易才挣脱极左思潮

的束缚和黄土地的羁绊、曾被称作“盲流”的农民工,背负着厚重的

包裹,踏上拥挤不堪的列车,南来北往地奔向熙熙攘攘的城市,从事

着城里人不愿干的苦脏累的工作,用微薄的薪水和廉价的汗水,推动

着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一份调研报告

表明,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流动劳动力对GDP贡献率达21%,

1亿左右的农民工已占据全国79.8%的建筑业岗位,57.6%的第二产业

岗位,52.6%的商业和餐饮业岗位,68.2%的加工制造业岗位。

文档评论(0)

199****2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