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是”与“非”(语言文字报).pdfVIP

【语文学习】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是”与“非”(语言文字报).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学习】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是”与“非”(语言文字报)

独家对话北师大王宁教授——

作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习任务群”备

受关注,很多学校和老师也进行了相关的教学探索。近日,我们采访了普通高中语文课标

修订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她认为当前“学习任务群”的实施存在一些误区,

针对这些问题,她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

问:在高中新课标里,“学习任务群”是一项广受关注的内容,很多学校也进行了相

关的教学探索。在您看来,现在学习任务群的实施情况怎么样?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王宁:近一年来,我很高兴地看到大家对新课标抱有极大的热情,尤其是对“学习任

务群”这一教学形式,很多地方开展了教学实践活动。我参加了一些研讨会,听了一些课,

也了解了一些学校开展学习任务群教学的情况,感觉老师们的教学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

新课标的精神。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各地的教研员和老师们都以对教学改革高度负责的精

神和非常认真的态度来设计教学,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从中我也学习到很多东西。

我发现,确实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学习任务群是一个新的提法,但仍是在过去

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不是脱离实际的“花招”。这就必须准确解读关于学习任务群的

一些提法。

首,是“任务”和“活动”。新课标所说的“活动”,指的是语文学习活动,也就

是“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三件事;而“任务”就是让学生把这

三件事综合在一起去解决课程设置的问题。这样的任务与活动,主要是在课堂上由教师组

织和引导着来完成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并没有发生外部的变化,只是在内涵上更多地

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与教师的灌输不同,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寻找合适的方法,采用

多种有效的形式,通过实践去解决问题,由此积累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增进语文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如果说课堂形式有什么变化,那就是很多教室里不再是像大讲堂一样摆放

桌椅,而是分成小组,便于学生合作学习。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再合在一起交流。但

这并不意味着课堂上没有个人活动了,恰恰相反,只有在个人读写的基础上,才有合作,

因此,个性是可以显现出来的。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活动首先一定得是语文活

动,落脚点一定要在语言文字上,也就是说,最后要回到语文素养上。要做到这一点,学

生课外的活动比起过去会多一些,但这是他们自己喜欢做的事,不是被老师逼着去做题。

而且,课外不过是为课堂做一些准备,课堂教学的形式是不能完全颠覆的。总而言之,有

些“任务”和“活动”注重形式,忽略了内容;注重手段,忽略了目标。如果这个问题不

解决好,学习任务群就会制造一种浮躁,学生不好好念书,都出去做活动了。学习任务群

要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有意义的讨论解决学生不喜欢读书的问题,不能因迁就学生不喜

欢读书而去搞与语文关系不大的课外活动。如果每一个任务群都以课外活动为主,不但老

师的指导无法实现,还会冲击到其他课程,影响整个教学的全面运转。

其次,是“真实情境”。所谓“情境”,指的是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的语境。所谓“真

实”,指的是这种语境对学生而言是真实的,是他们在继续学习和后生活中能够遇到的,

也就是能引起他们联想,启发他们往下思考,从而在这个思考过程中获得需要的方法,积

累必要的资源,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我把这个真实情境概括为:从所思所想出发,

以能思能想启迪,向应思应想前进。脱离所思所想,远离能思能想,何谈“真实”?不过

是老师或教材编写人员的一厢情愿。而达不到应思应想,学生学完了还在原地,又何谈学

习?因此,有两个误解必须纠正:一个是,认为真实情境是要布置一个与主题或课文相关

的外部环境,以为讲《望庐山瀑布》就要上庐山,讲杜甫就要走杜甫走过的路线……这当

然是行不通的;另一个是,认为真实情境是老师想出来给学生被动接受的,这就违背了自

主学习的精神。其实,真实情境贯穿每一个学习环节,开始确实是由老师领进门的,之后,

就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步步推进,每一步都是真实的,每一步都是在前进。没有学生的活

动,怎能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学生不努力进取,怎能衡量他们能思能想的高度?而老师

不引导学生利用资源深度阅读、深度写作,深入梳理、深入探究,又怎能带领他们达到应

思应想的新高度?

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学习任务群教学

文档评论(0)

我的文档我做主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有偿文档使用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