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四川师范大学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无答案).doc

四川省广元市四川师范大学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无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题。

材料一:

含蓄即含而不露、隐晦曲折之意,与诗歌创作中的浅平直露、略无余蕴相反,它是中国古典诗歌追求的一种美学境界。诗歌的含蓄包括两层内涵:一是题旨即内容上的含蓄,一些题旨,诗人不愿明言,不能明言或不敢明言,成心说得隐约模糊,让人捉摸不透;另一种是手法上的含蓄,诗人采用借代、暗示或象征等手法,造成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言已尽而意无穷。

含蓄的手法,早在先秦诗歌中就有运用,《诗经·蒹葭》那种“宛在水中央”的朦胧,“所谓伊人”的隐约,以及追求的具体内涵,都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最早提到“含蓄”一词的似在唐代,“含蓄”成为一种美学形态和诗学概念,大致起于中唐皎然的《诗式》,他在解释“辨析”十九字时,在诗学领域第一次提到“含蓄”:“思,气多含蓄思。”含蓄风格也成为唐代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刘禹锡就深为“言不尽意”而苦恼。他说:“常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视刀环歌》〕对如何克服“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现象,他说:“诗者,其文章之蕴耶!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董氏武陵集纪》〕也就是说意境不在象内诗人应该在诗歌中营造“象外之象”,这样才会“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样的语言让人体会到了“言外之意”,也就不会再浮浅。

到了两宋,含蓄作为一个主要的批评标准被广泛地运用到文学批评中去。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记载了梅尧臣的一段重要论述。梅尧臣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然后至也……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也……假设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那么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现于言外乎?”

诗歌含蓄风格形成的原因与儒家“委婉蕴藉”的人文观有关。人们在日常交往和朝会、宴饮等场合中,常常以象征性的动作、隐喻性的语言和戏剧性的场面来传情达意,久而久之,形成了蕴藉的性格和对含蓄美的崇尚。其典型就是“春秋笔法”,它要求史笔遵循“微”“晦”“婉”的表现原则,追求人物褒贬的隐晦性,亦所谓“一字寓褒贬,微言含大义”。含蓄也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习惯。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都有这样的审美体验,即含而不露的事物总比浅露、单一的事物更能让人赏心悦目、启人深思,因为它可以唤起人们的审美注意和丰富的审美联想。“接天莲叶无穷碧”固然有气势,但“小荷才露尖尖角〞更有情思;“风吹草低见牛羊〞给人苍茫之感,而“草色遥看近却无”更有审美趣味。

一首诗是否到达了“含蓄”的美学境界,关键要看其意象的营构能否离形得神。“言微旨远,以小写大”是诗歌创造含蓄美的重要手法。清刘熙载在《艺概》中云:“以鸟鸣春,以虫写秋,此造物之借端托寓也,绝句中之小中见大似之。”寓大于小,于细微处蕴含宏旨精义,以使读者“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晚唐诗人杜牧的《乌衣巷》,全诗仅落笔于眼前的“野草花”“夕阳斜”、“堂前燕”等细景小物上,反映的却是一个深刻而宏大的主旨:王朝的更替、权贵的兴衰,这是历史的趋势。烘云托月、以此写彼是营造含蓄境界的另一手法。韵味的浓郁,创作时往往力避正面突破、明言直抒,而是侧面迂回、出奇制胜,使之言见于“此〞而意显于“彼〞,收言短而情长之效。金圣叹说:“画云者,意不在云也。意不在云者,意固在于月也。此即‘烘云托月’之谓也。”〔《增订金批西厢》〕

〔摘编自《中国古典诗歌的显隐》有删改〕

材料二:

孔子有一天突然很快乐地对他的学生说:“子欲无言。”子贡就接着问他:“子如不言。那么小子何述焉?”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段赞美无言的话,本来从教育方面着想。但是要明了无言的意蕴,宜从美术观点去研究。

譬如有一个荒村或任何物体,摄影家把它照一幅相,美术家把它画一幅画。这种相片和图画可以从两个观点去比较:第一,相片与图画,哪一个较“自然逼真”?不消说得,在同一视阈以内的东西,相片都可以包罗尽致,并且体积比例和实物都两两相称,不会有丝毫错误;图画就不然,美术家对一种境遇,未表现之先,先加一番选择,选择定的材料还须经过一番理想化,把美术家的人格参加进去,然后表现出来,所表现的只是实物的一局部,就连这一局部也不必和实物完全一致,所以图画决不能如相片一样“自然逼真〞。第二,我们再问,相片和图画所引起的美感哪一个浓厚?所发生的印象哪一个深刻?这也不消说,稍有美术口胃的人都觉得图画比相片美得多。

文学作品也是同样。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如斯夫”三字十分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和孔子的心境形容尽致。如果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