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3章
第3章
电化学极化
-
-
第3章 电化学极化
(电荷转移步骤动力学)
绪论中曾提到:一个电极反应是由若干个基本步骤形成的,一个反应至少有三个基本步骤:O0?Os?ze??Rs?R0
反应粒子自溶液深处向电极表面的扩散——液相传质步骤。
反应粒子在界面得失电子的过程——电化学步骤。
产物生成新相,或向溶液深处扩散。
当有外电流通过电极时,?将偏离平衡值,我们就说此时发生了极化。如果传质过
程是最慢步骤,则?的偏离是由浓度极化引起的(此时Cs
i
?C0,?
i e
的计算严格说是用
Cs。无浓度极化时Cs?C0,?的改变是由Cs的变化引起)。这时电化学步骤是快步骤,
i i i i
平衡状态基本没有破坏。因此反映这一步骤平衡特征的Nernst方程仍能使用,但须用?代
?,Cs代C0,这属于下一章的研究内容。如果传质等步骤是快步骤,而电化学步骤成
e i i
为控制步骤,则这时?偏离?是由电化学极化引起的,也就是本章研究的内容。
e
实际上该过程常常是比较慢的,反应中电荷在界面有积累(数量渐增),?随之变化。由此引起的?偏离就是电化学极化,这时Nernst方程显然不适用了,这时?的改变将直
接以所谓“动力学方式”来影响反应速度。
电极电位与电化学反应速度的关系
电化学反应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一个电极上既有氧化过程,又有还原过程)。若一个电极上有净的氧化反应发生,而另一个电极上有净的还原反应发生,则在这两个电极所构成的电化学装置中将有电流通过,而这个电流刚好表征了反应速度的大小,
i?v (i?nFv)[故电化学中总是用i表示v,又i为电信号,易测量,稳态下串联各步
速度同,故浓差控制也用i表示v。i的单位为A/cm2,zF的单位为C/mol,V的单位为
mol/(cm2.s)]。既然电极上有净的反应发生(反应不可逆了),说明电极发生了极化,?
偏离了平衡值,偏离的程度用?表示,极化的大小与反应速度的大小有关,这里就来研究?~i二者间的关系。
一个反应进行速度的大小,从本质上说,取决于反应粒子变成产物粒子所需越过的
活化能垒的高度:能垒低,反应易进行,速度就快,反之则慢。
而电极电位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就是通过影响反应活化能来实现的,即?~?G~i,
而?~?G~i三者关系如何?
电极电位与反应活化能
电化学步骤的反应活化能
以Ag?
e?
?Ag的反应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1。
如果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即?
e
? ?
时,Ag?
?Ag和Ag?Ag?的速度相同(i?i)。
? ??
? ?
若 ? ,必是某一方向的反应速度高于另一个(i?i),即有净的反应发生。如氧化
e
还原,电极上e?将有积累。确定一个反应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是针对净反应说的。但不管净反应速度是多少,氧化态—还原态的交换是始终存在的。上一反应可以看作是Ag?在固、液二相间的转移。那么,Ag?相间转移时涉及的活化能,以及?对活化能的影响,我们通过势能曲线来说明。
图3-1 Ag?势能曲线
液相中的Ag?要转移到电极上,需要首先从基态转化为活化态(或过液态)。也就是从不易于反应的形式转变为易于反应的形式。这个过程将伴随Ag?能量的升高。这个
能量的变化量就是Ag?还原所需要的活化能垒的高度(?G0*)。
c
一旦到达活化态,Ag?就将受到电极的作用,得到e?,还原成为Ag原子。从活化态到Ag的基态是一个能量下降的过程(整个过程是在紧密层内进行的)。
逆过程,Ag自电极转移到溶液中,即氧化成为Ag?,也需有一类似的过程:自基态提高能量成为活化态,再降低能量变成基态的Ag?。
实际上,从基态到活化态常常是个脱水过程,无论是溶液中的Ag?,还是电极表面上的Ag都是水化的,脱掉水才易于实现反应。而脱水过程正是一个能量升高的过程,需要断开与H2O之间的键,需一能量。
电极电位对活化能的影响
假定:溶液浓度很大,而电极电位较正(vs?
)。这时,电位主要降在紧密层中
0
(?????,?
1 1
?0,??
1
?0),????(???
1
),主要用于改变紧密层电位差。
那么电极上1molAg由于?的改变带来的能量变化为F??(z=1)(设???0)。而
?? ?0,即溶液中的Ag?在?变化时,其基态能量不变。
1
紧密层内的电场系均强电场,故F??自电极表面到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京十三中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doc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4册泰山版(2018)教学设计合集.docx
- 黑龙江总工会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课件(苏教版).pptx VIP
- 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ocx VIP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学业质量测评卷 (范围: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 (含答案).docx VIP
- 中班科学活动动物的家讲课.pptx VIP
- 生产部绩效考核表经典.doc VIP
- 99(03)S203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2003年局部修改版).pdf VIP
- 2025年高考模考作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