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学案--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VIP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学案--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标要求:了解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本课重点:新中国的法制进程;

本课难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和地位;

知识概要

一新中国的法治进程

1.开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等文件。

2.初创:20世纪50年代

表现:1950年,先后通过《婚姻法》、《土地改革法》等,初步奠定了中国法制建设的基础。

3.“文革”时期,遭到严重破坏。

4.文革之后,进入新时期

(1)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方针(十六字方针)

(2)1982年,制定了1982年宪法等基本法律。

(3)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于1999年写入宪法。

(4)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宪法。到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涌现出的英雄模范有孟泰、王进喜、焦裕禄、雷锋、李四光、邓稼先等。

2.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3.1994年,中共中央提出把爱国主义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2001年,又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4.2006年10月,中共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中共十八大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知识拓展】

古代教化与民众乡村法律生活关系

1、古代中国人对社会秩序的认识是,伦理道德是治国安民之本,法律及其手段是“末”。

对社会的管理重视人心控制,强调以德教民。就使法律的保障和示惩作用,在理论上降到了“为人不耻”的境地,甚至历朝历代各级官吏都耻于学法,耻于言法,耻于为法吏。各朝都不准民间私授律学,不准私家收徒讲授,禁止百姓抄写或刻印法典,使民间法律教育一片空白。

2、古代乡村法律教化不是教育民众知道法律条文是什么,不是教育他们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而是教育他们远离法律事务,要以诉讼为耻。”,认为“兴讼”的人是不服教化的人,安守本分的人是不会身涉公堂打官司的。无讼”“息讼”教育使民众放弃正常的权利意识和法律保障,压抑自己的个性,培养无限的容忍。使人们不明法律、鄙视法律、漠视法律,诉讼在社会生活中日益变得为礼所不容、为贤者所不肖的行为。

3、法律教化及其作用被置于末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伦理道德规范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境地,因而中国古代教化的重点是对民众的伦理道德教育,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民众能遵守纲常礼法,遵守封建等级秩序。

习题巩固

1.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曾两次起草民法典,均因政治运动而中断。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刚开始,社会生活尚处在变动之中,中央采取了“宜粗不宜精”“改批发为零售”的立法方针。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进程加快。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通过。民法典的编纂过程反映了我国()

A.立法工作深受国际环境影响 B.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C.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立法进程

2.我国向社会公布法律草案征求意见,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的制定。200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宣布委员长会议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一般都要予以公开,广泛征求意见。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增加以网络的方式征求意见。这一发展过程

A.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B.发挥了人大制度作用

C.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3.1982年,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前后,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等一批法律法规。这表明我国()

A.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 B.基层民主选举制度不断完善

C.完成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D.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4.1957年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政治和业务是对立统一的,政治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反对不问政治的倾向。”1958年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61年重新确定教育方针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反映了

A.“左”倾错误没有影响社会主义教育探索

B.社会主义教育改造基本完成

C.“立德树人”在教育中越来越受到了重视

D.教育领域意识形态色彩加强

5.2021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建立在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九部民事法律所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