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怎样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doc

儿童是怎样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是怎样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

参考资料

儿童是怎样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

陈凤伟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

杨敬芝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

景立新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

一、案例分析引发思考提出问题

(一)案例简述

案例一:5+8=?5+7=?

为什么1-6年级学生都会出现同样的错误“12”和“13”?而且这种错误带有固定的循环性。学生的解释是:没算就直接写出来了!

580+300算成58+3=61,仅仅是疏忽了数末尾的“0”

案例二:12名幼儿园大班的儿童,都能拿对“5块橡皮”,但有6人没有拿对指定的“第5块橡皮”,拿对的6人中,只有1人能说清楚“第五块”和“5块”是不一样的。

还是这12名儿童面对“散放”的16颗珠子,要求“看着数”,结果4人正确,8人数错了。改变要求为“动手点数”时,结果10人正确,2人数错。

案例三:计算8+4,12名儿童中2名“数手指”算,5名“摆手指”算,还有5名能流利地说出“凑十法”的计算过程。

(二)引发思考

儿童在数数和算数的起始阶段都要借助“手”作为计数器,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如何帮助儿童从“数手指”、“摆手指”过渡到抽象的计数和计算呢?

儿童“基数”的经验多余“序数”。怎样利用学生已有的“序数”经验,挖掘教材中存在的“序数”因素,寻找生活中的“序数”情景,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三)提出问题

问题一:儿童在数数和算数的起始阶段都要借助“手”作为计数器,如何帮助儿童从“数手指”、“摆手指”过渡到抽象的计数和计算呢?

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依据《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现行教材,对“20以内数的认识”的编写思路是:先集中认识1—5各数,之后单独安排学习第几、几和几、加减法。在学习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时,把6、7、8、9合在一起认识,10单独认识。蕴含了位置值的思想。把20以内进位加法放在一年级上册,退位减法放在一年级下册。

(二)实际调研和结果

1.对学前儿童的访谈结果

某幼儿园,从两个大班随意选择了12位小朋友。进行一对一的测试和访谈。

(1)测试和访谈的题目

①物体的个数: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珠子?第一次用眼睛看着数,不要动手;第二次可以动手点数。

②数数:从1数到20。29后面是几?39前面的数是谁?后面的数是谁?

③基数和序数:按顺序数一数有几块橡皮?从左边数起,拿出5块。从左边数起,拿出第5块。“5块”和“第5块”的意思一样吗?

④位置值的理解:读出卡片上的数:11、14、22、45,在计数器

上表示出来。14中的1和4分别表示多少?22中的两个2一样吗?分别表示多少?

⑤计算:20以内加减法:4+3=9+7=8+7=9-6=12-8=

(2)测试和访谈的结果

访谈内容

结果分类

百分比

数物体的个数

看着数:有4人数对。

33%

点数:10人数对。其余2人数了2次也没有数对。

83%

抽象数

数数:12人都能从1数到20。

100%

拐弯数:有10人知道。

83%

基数、序数

基数:12人数对。并都能说出表示的意义。

100%

序数:

按要求取:12人取对“5块”,6人会取“第5块”

50%

意义:1人知道“5块”和“第5块”表示的意思不一样。

8%

位置值

表示数:11人会在计数器上表示数,1人不会。

91%

位置值:只有1人理解。

8%

计算

数手指:2人

17%

摆手指:5人

41%

凑十法:5人会说“凑十法”的过程。

41%

(3)对测试和访谈结果的分析

①从数物体的个数看学前儿童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概念

从12名儿童“数数”的过程中发现,一类是按物“点数”,一类是“群数”。表明儿童在入学前,大多数已经学会了简单的数数,有了初步的数概念,但“群数”计数的能力还比较弱。

②从基数和序数看学前儿童数概念的经验积累有差异。

儿童对于基数的经验积累比较丰富,不仅能数对橡皮的块数,当问到“5能表示什么”的时候,他们都用基数的意义来回答,如:5块橡皮、5个小朋友等,没有人用序数的意义来说明。看来需要在学习中提供丰富的“序数”资源,让儿童充分感知。

③从计算看学前儿童“数概念”的理解程度有差异。

在计算20以内加减法时,7名用手指算的儿童“点数”和“摆数”的水平是不一样的,“摆数”的儿童脑海中已经形成了与某个加数对应的手指图式,如“5”对应一只手的5指,“7”对应一只手的5指和另一只手的2指,而不需要借助逐一点数来得出与加数对应的手指个数。在这里也不排除个别儿童是从记忆中直接提取答案的。

2.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归因分析

对学前儿童需要了解他们知道了什么?那么对于“学后儿童”就需要了解他们知道的怎么样?为此对学后儿童进行了计算错误的归因分析。

调研的对象:学校1-5年级的学生。

调研的时间:一学年

文档评论(0)

187****2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