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季个人事迹介绍(7篇).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王希季个人事迹介绍(7篇)

事迹是指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扬材料。既然这样,那么王希季个人事迹介绍有哪些?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王希季个人事迹介绍,供大家参考!

王希季个人事迹介绍(篇1)

王希季,云南省大理市人,1921年生,男,中共党员,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高校机械工程系。1948年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讨论院留学,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先后在大连工学院、上海交通高校、上海科技高校任副教授、教授。1965年后,历任七机部第五讨论院副院长、科技委主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等职。

我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讨论的组织者之一,是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及其后的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提倡并参加进展无掌握火箭技术和回收技术两门新的学科。他制造性地把我国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提出我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主持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作为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负责制定出立足国内技术和工业基础而又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制方案。在他主持下大量采纳新技术并突破一系列技术关键,使卫星增大了功能,延长了寿命,使我国卫星返回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世界仅有的把握此项高技术的三个国家之一。1982年荣立航天部一等功,1985年和1990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王希季个人事迹介绍(篇2)

1958年11月,王希季没想到的是,他突然被调到上海机电设计院。详细做什么工作,支配王希季的工作人员只是说“去了就知道了”。去了之后,他才知道是要干一件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大事——研制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来放射中国自己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我们深知这件事情对国家的重量,这要求我全身心投入,一心只为国家作贡献。”王希季说。

没有人做过运载火箭,他们就打算从探空火箭开头。在上海郊区新建的放射场中,王希季开头了艰苦的设计和研制工作。为了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难,他们想出了很多“土方法”。

来不及新建试验室,就把厕所改装成测试室。没有吊车,就用类似于古老辘轳的绞车把火箭吊上放射架。没有燃料加压设备,就用自行车的打气筒把气压打上去。来不及建通信线路,就用手势或用人传递叫喊的方式进行试验场的联络……许多这样的“土方法”成为王希季解决技术问题的关键。

仅仅几个月时间,1960年2月19日,我国第一枚探空模型火箭“T-7M”一飞冲天。虽然这枚火箭只在天上飞了短短8公里,但王希季说,这是他航天事业中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胜利。

王希季个人事迹介绍(篇3)

“照片中南京路上好八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影像,对我影响很大。”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元勋奖章后,王希季回首往事时这样说道,“我出国以前的人生都在支离破裂的中国大地上度过,现在新中国最终成立了。”

“国家需要建设,所以我们回来了。”王希季坚决放弃了连续攻读博士的机会,踏上回国的邮轮。正是在这次海上旅行之际,华罗庚写下《致全体中国留同学的公开信》,向海外留同学发出回国的号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

回国之后,王希季先后在大连工学院、上海交通高校、上海科技高校等高校任教。

王希季个人事迹介绍(篇4)

不少同事都赞叹,王希季对由数万个元器件和零部件组成的卫星竟了如指掌,研制的动态也很清晰。他常常亲自动手计算核实,对关键部位还要打着手电筒实地检查。当过工人的他还常常下车间,与工友打成一片,有效提升了元器件的生产工艺。王希季总是在稿子上用蝇头小楷整齐地写上看法,连标点符号都要改。只要上班,他基本都穿整齐的西装,扎上领带,而领子肯定是白的。

有一年干部考核,有人在写下一堆优点后,又写下王希季的一个缺点:固执。看到这个评价,王希季写下:总体评价高于本人,感谢,但对其中比较固执的提法认为不肯定妥当,坚持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并不是固执,由于所坚持的也可能是对的。当第一次提出要在返回式卫星上试验一种新型国产彩色胶片时,不少专家表示“太冒险”。而王希季认为,这个险值得冒,由于彩色胶片能够猎取更大信息量。看到最初试验结果不抱负,他就亲自到厂里做分析,最终彩色胶片胜利运用。有一次,王希季主见在卫星总装测试完毕后,出厂前要进行整星振动试验。有人认为这样会把正样卫星振坏,王希季却说,即便振坏,也未必是坏事,总比上天时振坏要强。后来,这个试验被普遍运用。

王希季个人事迹介绍(篇5)

王希季之所以留学,其初心是为了学成归来建起一所大电厂为家乡造福,以转变当时昆明电力缺乏的问题,避开因电力缺乏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学习。

1949年1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