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隐性融入与模式创新 .pdf

课程思政的隐性融入与模式创新 .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上所述,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在公共基础课中发挥浸润作用,注重在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过程中根大切念理想信念,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应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一、引言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并对学生心理健康

工作作出全面部署。[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属于高校“大思政”课程教育的范畴,肩负着培育大学生理性平和、健康心态的

使命,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和练为一体的公共必修课程,既重视理论学习,也重视

实践体验和行为练。[2]

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就是将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门公共基础课中,课程思政需发挥浸润作用,注重在培

育学生的综合素养过程中根柩理想信念,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目前部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融入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融入思政内容时

较为牵强,进行价值观引领的时候比较突兀,部分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和思政

课差别不大,心理疏导就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3]为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

应有的作用和课程思政在其中的意义,应强调课程思政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

程中的隐性融入,做到适时适当、如盐入水,润物无声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基于课程思政建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重要性,本文以“讲述生

命故事”团体心理辅导课为例,通过叙事疗法,创造性地运用OH心理图卡(潜意识

图像卡)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生命意义,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思

政元素的隐性融入,推动学生在自我认知、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更为全

面和深入的发展。

二、课程设计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实践形式。它提供了开放和支

持的氛围,让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和认同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自我,明确价值

观,提升生命意义,实现生命价值。为更好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融入课程

思政,本课程基于相关理论进行设计,通过叙事疗法和思政元素的隐性融入强化课

程思政的效果。

(一)理论基础

一方面,引入叙事疗法作为教学手段。叙事疗法关注个体的经历和生活中的

故事,其核心思想是个体通过自身的叙述(即个人故事)理解和解释生活,这种叙述

可以影响个体的情绪、信念和行为,通过讲述和探索这些故事,个体可以更好地理

解自己,发现内在的资源,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4]使用该方法进行生命教育,可以

更好地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在探究自我的过程中理解生命的意义,增强学生的心

理韧性。

另一方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教师全程参与并进行

引导,作为理解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解构故事、重塑故事并共建新故事。

在此过程中,教师积极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引导学生从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法治、

责任与使命等方面讲述故事,把小我融入大我,帮助学生重新审视生命历程,挖掘

积极资源并关联现实社会。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需尊重个体差异。课程思

政的融入点到即可,不需过度发挥,因为叙事不是单方面的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

而是强调团队、分享互动的过程。[5]因此,除了强调教师引导学生重塑故事,课堂

中更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彼此支持。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创造一个开放、尊重

和支持的环境,要将分享的权利还给学生,及时提供积极反馈,增强学生的自尊心

和自信心,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挖掘更深层次的生命意义,提升生

命价值。

(二)融入思路与方法

1.总体思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与思

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6]因此,

教学应跳出个案心理咨询的微观视角,树立“大健康观”和“三全育人”理念,建构系

统化的心理育人模式,由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

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

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为达成这一标准,教师应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注

重教育内容设计的逻辑自洽和内涵延伸,遵循显隐结合、以隐为主的原则。基于

以上要求,本课程的总体思路如下:首先,在教学中强化育人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实现思想启迪和价值引领;其次,将课程思政资源和具体内

文档评论(0)

文档定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医务工作者,自由工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