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触摸屏产业的发展及未来展望.pdf

浅析触摸屏产业的发展及未来展望.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触摸屏产业的发展及未来展望

1触摸屏产业的发展

1.1触摸屏的概念

触摸屏从市场概念来说,它是以直接触碰方式发送指令代替

键盘和鼠标与计算机建立沟通的输入设备,是一种透明面板。从

技术原理来说,触摸屏是一套透明的绝对定位系统,所以需要通

过材料科技来解决透明问题,它不需要光标,只需要在显示屏上

轻点图标和文字,计算机就可以按照用户指示工作,手指触摸在

哪里就是哪里,不需要繁琐的动作。

1.2触摸屏技术分类

根据屏幕表面定位原理不同,触摸屏技术可分为表面声波技

术、声学脉冲识别技术、红外线技术、电容式触摸屏技术和电阻

式触摸屏技术。不同种类触摸屏性能比较,如表1所示。

1.3触摸屏产业的发展情况

2014年,在平板显示、智能终端等电子信息行业快速发展

带动下,全球触摸屏产业继续快速发展,全年触摸屏产品出货量

达到18亿片,同比增长近20%。与此同时,我国触摸屏产业抓

住国际产业及市场机遇加快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提升,产业结构

逐渐优化,产业链配套日趋完善。2014年,我国触摸屏产量约

1/4

10亿片,同比增长25%,占全球触摸屏总产量比例超过50%,初

步估算全行业直接工业产值可达35-40亿美元。此外,主要触摸

屏生产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水平持续

提升,我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触摸屏产品制造国和应用市场。

2触摸屏创新进展

2.1技术工艺创新

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涌现,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步伐加快。一

方面,OGS、In-cell、On-cell等多种技术路线呈现多样化应用。

另一方面,导电聚合物、纳米银线、金属网格、纳米碳管及石墨

烯等新型柔性透明导电材料的研发力度不断加大,产业化进程进

度明显加快。

2.2发展模式创新

企业经营模式变化,触摸屏企业与显示面板企业、触摸屏企

业之间加强合作共赢,提高运行活力。产业盈利模式转变,骨干

触摸屏企业通过新技术研发应用及产业链整合获得盈利增长点。

社会服务模式不断进化,多媒体和智能终端设备在社会服务的各

个领域快速渗透。

3产业发展的特点及面临问题

(1)前期过热投资导致结构性产能过剩矛盾突出,长期来

看产业发展面临一定投资风险,主要表现在触摸屏笔电和一体化

需求疲软。

2/4

(2)产品价格下跌导致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恶化,推动

产业整合加快,2014年全行业亏损面达到80%以上。

(3)关键技术跃迁迫使行业主体产能加速折旧,对企业发

展战略调整提出需要;当前占据触摸屏产业主体的贴合式触摸屏

产能加速折旧,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早期产业投资的风险。

(4)触摸屏市场震荡发展映射行业配套体系尚不健全,标

准检测及监管体系有待完善等。产业发展预警机制尚未建立。

4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全球触摸屏产业规模仍将快速增长,全年产量将

突破23亿片,而我国将继续是全球最重要的触摸屏产品制造国

和应用市场,行业核心竞争力水平和主要企业盈利水平将进一步

得到提升。同时,触摸屏产业发展中有五方面热点值得关注:一

是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步伐加快,石墨烯、纳米银等新技术和新产

品不断涌现,企业经营模式、产业盈利模式、社会服务模式等不

断创新和进化;二是触摸屏产品应用多样化发展,在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触控笔电、可穿戴设备、车载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

多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三是行业整合加快,主要企业调整发展

战略并加强联合和合作;四是触摸屏产业境外投融资主要受技术

创新引导,境内投融资兼顾产能扩张以降低生产成本;五是传统

触摸屏制造国产业发展主要依靠市场引导,我国触摸屏产业发展

受政策影响仍然较大等。

3/4

5结束语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推动我国触摸屏产业发展的建议有以下

想法:一是加速行业和管理,遏制单纯新增产能投资;二是推动

技术创新,深化基础工艺理论研究;三是强化区域联合,降低产

业盲目投资风险;四是发展多样应用,培养产业发展新增长点;

五是完善配套体系,加强标准

文档评论(0)

当当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