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的读书方法.docx

青年教师的读书方法.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年教师的读书方法

读书,谁都想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佳的效果,谁都想用有限的精力获取更多的知识。然而,读书者殚精竭虑地探索,莘莘学子,成功者寥寥。究其原因,不得法也。

许多教师感叹:很喜欢读学术方面的书,但就是总觉得读后用不上,出现读书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怎样破解这个问题?

其实,读书要做到五个结合,实现知识能力的自我建构。

读与研的结合

读书没有固定的方法,因专业、工作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不同,每个人的读书内容、时间、方法也各有不同。

从目的上看,读书大体可分两种:一种是休闲性读书,一种是实用性读书。实用性读书大多数是从研究的角度开始的,即研究性学习。带着问题去读书,搞清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难题,于是也就拓展了一部分知识,开辟了一个领域,创造出新的成果。

读书不一定非要一本一本地系统去读,因为有些教育理论的书既抽象又枯燥,在没有讲解的情况下读起来很费力气。况且有时书的内容和实际工作内容相脱离,这就很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如果结合实际问题(也就是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学,则会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读书时,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如果有时间、有兴趣,就对一本书较为深刻和系统地去研读。另一种是把书作为资料储备,研究问题需要这本书的内容就去读。当然,这时也不一定要全读,涉及什么内容就看什么内容,需要哪本书就读哪本书。

读研结合的学习方法是一种高效学习法,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尝到了甜头。打个比喻,这种学习类似农民开荒种地。以前,农民开垦出来的大片土地总是由一小块一小块地合并而成的。研究性学习的每一个研究专题就如同农民开垦的一小块地。

读与思的结合

没有思考的读书,不可能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教师读书最忌“挖到筐里就是菜”的盲目吸收,读书一定要思考。一边阅读,一边思索,用自己的见解去理解作者的思想和见解,用自己的理论观点去消化别人的言论,以形成完全属于自己的认识。

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说:“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和人工草皮,而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像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在读书上不但强调鲸吞,还强调牛嚼。对于经典,必须像牛反刍一样反复研读,这样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读教育书籍应像读言情小说那样津津有味,才能找到感觉;读到新的观点和收获要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才能找到欣喜。

作家贾平凹曾经说过:“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了,不妨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大作家说的是文学创作和读书借鉴问题,但与教学突破是同一个道理。任何一个教师,哪怕一个名师,只有在阅读别人的思想的时候才能明白他们走到了什么地方,留下了什么脚印,才能知晓怎样去继承、发展、改革和创新。

读与思的结合应该突出“三个一”。

(1)精读一本经典。

选一本最值得研读的经典书,反复细读,真正理解和掌握其精神实质所在,乃至熟烂于心,脱口而出,进而能够举一反三、一通百通。

简单地说,也就是要有一本看家的书。当年在辽宁教育学院进修学习时,我手不释卷的一本书是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撰写的《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几乎每天都放在兜里,一有空就读。后来这本书都已经读得破烂了,粘一粘继续读。这样一本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书,既能读得懂,又能联系实际。后来我讲课、搞课题研究和写东西,从书里吸取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它对于我从事课堂教学研究帮助也很大。

(2)专攻一个小课题。

读书与研究结合,效益最大。读书时可以选自己正在研究的一个主题,进行专题研究,深挖一口井。在任何一个领域里,只要持续不断地花几个月的时间进行阅读、学习和研究,就可以使一个人具备高于这一领域的平均水平的知识。要做到短期速成,就必须目标专一,而且由一个主题拓展到多个主题,这样就会触类旁通,快速地将“一口井”变成“一个湖”。

家中的藏书有几千册,90%以上是教育专业方面的书籍。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购书和读书的经历恰恰是从事研究的经历,每个时期读的书也总是围绕这个时期研究专题来选择的。如今,拿出曾经发表的论文或专著,总能相应地找出一部分书来。这些书不仅记载了读书的经历,也记载了研究的经历。

(3)深研一位名家。

要知河深浅,需问过河人。当教师在专业成长中找不到奋斗目标,不知向何处走的时候;当教师在专业成长中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急需力量支持的时候;当教师在专业成长中学习、研究缺少方法,不知怎样做的时候……名师作为一个过来人,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指点迷津,师法名师可让一些老师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

所以读书时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需要、任教学科、性格特点等来确定一位重点学习对象,收集有关重点学习对象的所有资料,长期研究,掌握其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