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与情怀”,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本单元选取了五篇散文,都是以往教材里的经典之作。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优美,富于文采,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受,感染读者。课文写到了北国的独特秋味、荷塘的内外神韵、赤壁的江月美景等自然景物和野外风光,学习本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体会民族审美心理,但更要关注作者在自然景物描写中的人生思考与哲理趣味。

在景与情的酝酿地带徜徉

——必修上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写景抒情散文,感受文人笔下的美景,关注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激发对自然的珍爱之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还要进一步体会民族审美心理,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2.分析和把握文章观察景物的角度和表现景物的艺术手法。学习散文作品,要重点关注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突出特点,表现景物的独特之美的。好的写景散文往往都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特点。

3.反复诵读,感受作品的语言之美。本单元文章文辞优美,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诵读文章,品味散文独特的语言美。从词、句式等方面入手,对一些精彩语段加以分析、品味。

4.在了解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把握写景抒情散文的写法基础上,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景物,借鉴本单元文章的写法,写一篇散文,力争做到情景交融。?

教学重点:

1.把握作者笔下自然景物的特点,体会散文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写法。

2.了解散文“贵在有我”“贵在情真”的文体特点,读懂作者独特的内心世界。

关注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之情,体会文章中体现的民族审美心理,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诵读法,多媒体法

课时安排:9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学习)任务一

风景这边独好(第一、二、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生平经历,体会孤独的秋情、静、悲凉的特点;

2.了解朱自清生平经历,体会《荷塘月色中“我”的“颇不宁静”。

3.通读《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梳理文脉,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初步感受两篇文章的写景之美、文辞之美

教学重难点:

梳理文脉,了解内容,初步感知两篇文章的写景之美、文辞之美。

导入:

面对同一景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比如,面对秋天,宋玉发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哀叹;杜甫眼里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而刘禹锡却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代伟人毛泽东赞叹“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满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面对荷塘,杨万里感受其接天的碧绿和闪耀的灼红,发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感叹,而朱庭玉却看到“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今天,就走进郁达夫和朱自清,看看他们笔下的秋与荷,又会具有怎样的一番景致。

活动一:预习效果检测

1.了解作者

提示:

2.疏通字音

活动二:整体感知

1.结合课本第111页,浏览《故都的秋》,把握作者郁达夫在文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提示:

围绕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写故都的秋味的浓烈、酣畅,表达对故都的秋的眷恋、热爱之情。

2.解题: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提示:

(1)“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2)“故都”二字意味着北平不再是垂拱天下的政治中心,亦非京都繁华之地,但却是拥有数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的旧都。

(3)“故都”与“秋”所组合的标题,既让人肃然感受到故都的苍凉和凄清,也会很自然地读出作者心中对这座历史名城的珍爱、赞叹及深情的眷恋和向往。

3.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提示:

在陶然亭的芦花上,在钓鱼台的柳影里,在西山的虫唱声中,在玉泉的夜月下,在潭柘寺的钟声里,在租赁的破屋内外,在秋怀的落蕊里,在秋蝉的残鸣里,在秋雨后都市闲人的互答声里,在秋枣的淡绿的微黄里,更在“我”那秋情郁结的心海里!

4.在《故都的秋》中,对不同的地方秋的态度、故都的秋的秋景描写等方面,作者都有自己的选择,请在文中找一找,看看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提示:

在文中,作者进行了三次选择。

5.概括《荷塘月色》文章的主要内容。

6.分析《故都的秋》的行文结构

7.划分《荷塘月色》的行文结构。

提示:

8.找出《荷塘月色》的文眼、线索,完成表格。

作业:

配乐朗诵自己喜欢的文段,时长为3-5分钟。发到微信群分享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