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全国版)考前特训高考高考题型练主观题规范练训练11 自拟论题类.docxVIP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全国版)考前特训高考高考题型练主观题规范练训练11 自拟论题类.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训练11自拟论题类

1.(2022·泉州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曾经成功地实现文化自我保持与自我更新的统一,赢得自强不息的生命机制,应对一个又一个来自内部或外部的挑战,创造出高峰迭起的发展序列。至于贯穿古代全过程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与互补,彼此相反而又相成,迭起波澜,增添异彩。中华文化在这一曲折进程中,既多有变通,又保持着自我,于跌宕起伏中一以贯之,正所谓“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摘编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根据材料,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中国史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

论题:古代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

阐述:古代中国,长城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自然分界线,边疆少数民族多为游牧文明,受多种因素影响,与中原农耕文明既存在过激烈的冲突,又不断地交融,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和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过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等三个民族大迁徙、大交流时期,农耕和游牧两种文明因之冲突、交融,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和交往中,互相学习,既有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也有鲜卑族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北方各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也有蒙古族建立元朝、满族建立清朝这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既有回族的形成,还有土尔扈特部的回归;在数千年的冲突和交融中,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文明不断丰富,边疆不断开拓,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发展和巩固。总之,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相反又相成,冲突和交融使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得到巩固,中华文明得以发展和成长。

2.(2022·南充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医通中西:唐宗海与近代中医危机》中指出,中医在近代转型过程中碰上了“中与西”与“古与今”历史文化之间的对向冲突而产生之“二重现代性难题”。“二重现代性难题”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有诸多体现。

根据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二重现代性难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论题: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阐述:伴随西方侵略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这是调和中西文化的一种理性抉择,它动摇了传统伦理价值观,使中国迈出了由“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的脚步;在洋务运动过程中,官办企业衙门式的管理不适应近代生产,而民用工业采取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模式,促进民族工业的产生,引起中国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变迁;洋务派为培养实用性人才,创办了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冲击和改变了封建旧知识结构和教育体系,开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它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之路,推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3.(2022·抚顺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夏衍致周扬信件

周扬同志:

彼此都忙,又有许久不通信了。上海遭轰炸后,大家紧张得很,情势是严重的,敌人必然的还要来炸,而我们在这次工作中,也发现了许多毛病,如太平观念,思想上的麻痹,甚至有个别的贪污腐化事件,希望在这次工作中整肃一下,否则上海这个地方乃是不好搞的。

中苏条约签订那一天,幸亏中央的电报抓得紧,未出毛病,但也演了一些悲喜剧。上一天晚上得到情报说,十四日上午要来轰炸,决定疏散一下水电厂附近的居民,传达下去太机械了,弄到半夜雨中大举搬家,翌晨又发了一次警报(后知发错了),停电半天,加上这一天全市无报(各报因等周总理谈话稿,至九时才出报),弄成谣言满天飞,全市紧张慌乱,幸亏当晚六时经过无线电及紧急动员了广播车,四处宣传中苏协定,才把秩序和人心稳定下来,捏了一把大汗。

……

夏衍,1950.2.20

材料为时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夏衍写给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的亲笔信。根据信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面临的严重危机及处理重大危机和突发事件、治理城市社会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答案论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处理重大危机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军事打击、政治孤立,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严重的危机和层出不穷的各种突发事件,举步维艰。为克服财政经济上的巨大困难,上海等大城市的人民政府与投机资本进行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到1950年春,物价趋于稳定,新生政府赢得了人民的信任。从信中指出的太平观念等信息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上海市人民政权已基本得到了巩固。当上海市因谣言满天飞,全市紧张慌乱时,市委、市政府立即公布了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一消息。与苏联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oyoce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年轻人,不能太心急。稳打稳扎才能脚踏实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