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医学院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沙医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

医用药理学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第十八章解热镇痛抗炎药

授课教师

黄晓珊

所属系(部)

药学系

所属教研室

药理教研室

职称

助教

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第次课

授课时数

2学时

授课班级

专业(本科□专科□)级班

教学课型

理论课□实验课□见习课□习题课□讨论课□其它□

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周畅主编、医用药理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原理与机制。

2.掌握阿司匹林的作用、用途及主要不良反应。

3.掌握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以及尼美舒利的作用特点。

4.熟悉甲芬那酸、双氯芬酸及吡罗昔康的作用及应用特点。

5.了解抗痛风药的作用环节。

教学重点、难点: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与原理。

环氧酶的发现与作用。

阿司匹林的吸收与代谢特点。

教学方法(请打√选择):

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读书指导法□P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其他□

教学手段(请打√选择):

板书□实物□标本□挂图□模型□投影□幻灯□录像□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内容:

第十八章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第一节解热镇痛抗炎药

发热、疼痛、炎症:由感染等多种因素所引起的,是机体对各种病理性刺激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同时,也是引起患者痛苦及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的因素。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而且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

NSAIDs(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本章所属的这些解热镇痛抗炎药虽然化学结构不同,但有共同的作用基础——抑制PG合成,为了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区别,将这类药物统称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发展简史:

1897年用化学方法合成了水杨酸;

1899年Bayer药厂合成aspirin,开创了NSAIDs发展的先河;

20世纪50年代合成了吡唑酮类;

20世纪60年代合成了吲哚乙酸类;

20世纪70年代后又相继合成了丙酸类、苯乙酸类等。

据估计世界上每天约有3-4千万人使用NSAIDs,年销售总额超过20亿美元。在我国NSAIDs生产仅次于抗生素类,屈居第二位。

【药理作用及机制】(共性)

1.解热作用:

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发热机制:

病原体及其毒素→刺激中性粒细胞→释放内热原(IL-1、TNF)→下丘脑前部→合成、释放PG↑→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提高至37℃以上→产热↑、散热↓→体温↑

解热镇痛药→抑制PG合成酶(环加氧酶)→PG合成↓→散热↑→体温调定点恢复正常水平。

特点:(1)使发热病人体温降低,对正常人体温无影响;

(2)调节体温恢复正常调定点。

2.镇痛作用(与“镇痛药”对比)

炎症疼痛机制:

组织损伤或发炎→释放致痛物质(缓激肽、组胺、5-HT、PG)→痛觉感受器→疼痛;(PG作用:直接致痛;放大疼痛-神经调质neuromodulator作用);

解热镇痛抗炎药抑制PG合成,提高痛阈。

特点:(1)对中度慢性钝痛(炎性)有效,而对急性锐痛和剧痛无效;

(2)无成瘾性(非处方药),不抑制呼吸;

(3)作用部位在外周,抑制PG合成产生作用。

3.抗炎作用

炎症的病理表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致炎物质:缓激肽、PG。

药物作用特点:控制症状,不能根治。

【不良反应】(共性)

胃肠道反应(主)胃溃疡

皮肤反应皮肤损伤

肾功能损伤

肝功能损伤

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心悸,高血压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抗血小板聚集

其他不良反应

【NSAIDs的分类】

依椐对COX酶的选择性不同,分类如下:

(1)特异性COX-1抑制剂

(2)非特异性COX抑制剂

(3)选择性COX-2抑制剂

按化学结构介绍如下主要药物:

一、水杨酸类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aspirin)

【体内过程】

吸收:口服主要在小肠吸收;

分布:全身组织、关节腔及脑脊液;

代谢:肝脏代谢,1g以下按一级动力学;1g以上按零级动力学,t1/2相应延长;

排泄:碱化尿液,加速肾排出。

【药理作用】

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均较强。

抗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

TXA2与PGI2的生理作用:

??小剂量:抑制血小板TXA2合成↓

??大剂量:抑制血管壁PGI2合成↓

【临床应用】

各种慢性钝痛和发热(复方制剂)。

急性风湿热首选;类风湿性关节炎首选。

防止血栓形成;缺血性心脏

文档评论(0)

shiyougui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