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如: 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1、数量关系: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电性关系:
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电荷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电荷数
3、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二、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七个周期(1、2、3短周期;4、5、6、7长周期)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8个纵行(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8、9、10三个纵行))
2、元素周期律
(1)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
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2)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3)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4)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a.原子与原子b.原子与其离子c.电子层结构相同的
离子。
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1)“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a.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b.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c.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
(2)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
三、化学键
1、离子键:A.相关概念:B.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C.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
要求掌握:AB,AB,AB,NaOH,NaO,NHCl,O2-,NH+2 2 22 4 2 4
电子式书。
2、共价键:A.相关概念:B.共价化合物:只有非金属的化合物(除了铵盐)
C.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NH,CH,CO,HClO,HO)D极性键与非极
3 4 2 22
性键
要求掌握:NH,CH,CO,HClO,HO电子式书。
3 4 2 22
3、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本质:旧键的断裂和新建的形成。
4、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对比:
离子键 共价键
形成过程
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构成元素 典型金属(含NH+)和典型非金属、
4
含氧酸根
非金属
实例 离子化合物,如典型金属氧化物、强多原子非金属单质、气态氢化物、非金碱、大多数盐 属氧化物、酸等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
化
4、常见的放热反应:
A.所有燃烧反应;B.中和反应;C.大多数化合反应;D.活泼金属跟水或酸反应E.物
质的缓慢氧化
5、常见的吸热反应:
A.大多数分解反应;
C.氯化铵与八水合氢氧化钡的反应。6、中和热:
概念:稀的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O(液态)时所释放的热量。
2
二、化学能与电能
1、原电池:
(1)_概念:(2)工作原理:
负极: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关键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形成原电池。
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电极均插入同一电解质溶液
两电极相连(直接或间接)形成闭合回路(4)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较活泼的金属),金属化合价升高
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元素化合价降低(5)金属活泼性的判断: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原电池的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质量减少的电极)的金属更活泼;
原电池的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质量不变或增加的电极,冒气泡的电极)为较不活泼金属
(6)原电池的电极反应:a.负极反应:X-ne=Xn-;b.正极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2、原电池的设计:根据电池反应设计原电池:(三部分+导线)
负极为失电子的金属(即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正极为比负极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
电解质溶液含有反应中得电子的阳离子(即化合价降低的物质)3、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不纯的金属(或合金)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关键形成了原电池,加速了金属腐
蚀
金属腐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耐磨测试报告.xls VIP
- 2024年合肥经开区莲花等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次招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 餐后低血压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WS 233-2017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pdf
- 文件南京工业大学 高数B(B)试卷含答案h.docx VIP
- 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Windows10+Office2016)高职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练习题.docx VIP
- 个人租房合同(简单版).pdf VIP
- 风电吊装安全培训.pptx VIP
- 2025年电子工程基础题库及答案大全.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