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2024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课件.pptx

(统编2024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有位诗人,他生活在大唐盛世,他性格豪放不羁、卓尔不群,他的诗雄奇奔放、俊逸清新,他被后人誉为“诗仙”。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李白一生留下诗歌无数,他的送别诗特别为人所称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别友人孟浩然,他深情款款、无比依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们一起学习李白的一首著名的送别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去感受其中那一份的深情厚谊。;了解李白的相关信息及诗歌写作背景,熟读并背诵全诗。

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歌意境,学习情景交融、客观景物人格化的写法。

体会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珍惜朋友之间纯真的友谊。;教学重点:

了解李白的相关信息及诗歌写作背景,熟读并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歌意境,学习情景交融、客观景物人格化的写法。

;观视频,知作者;走近作者;背景资料;文学常识;任务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

下面就让我们打开课文,一起来读一读。读完后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

2.读出节奏。

同学们已经可以把这首诗流利的读下来了,一定要注意把握七言绝句的朗读节奏。律诗节奏一般按照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进行划分。

;读出感情

示例:杨花落尽子规啼,(轻而慢,读出伤感的味道)

闻道龙标过五溪。(轻读“闻道龙标”,重读“过五溪”,读出听闻好友被贬谪而悲伤的情感)

我寄愁心与明月,(重读“愁心”“明月”,且“明月”后要有较长的停顿,以达到制造悬念的效果)

随君直到夜郎西。(重读,以凸显作者对好友的安慰与勉励之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分组赛读,做最美朗读者;任务二:品读诗歌,感知诗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1.找一找诗中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写这两个事物的作用是什么?

3.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找一找诗中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撷取“杨花落尽”“子规啼“明月”等意象,点明时令是暮春时节,更包含了飘零之感和离别之思。;“杨花”:即为柳絮。柳,留也。柳絮飘落,想到友人像柳絮一样的漂泊不定的遭遇。诗人与友人分别的留念不舍。

“子规”:即布谷鸟。在望帝的典故里,子规的叫声就是“不如归去”,是非常悲鸣的,它的声音的特点是悲伤、挽留。;2.写这两个事物的作用是什么?

;3.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同情和思念之情。

;4.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

;有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所有这些,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得知友人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知识总结,思维导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取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作者想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的朋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3.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而作,是在得知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做县尉时特意写的。

B.首句写景,诗人描写杨花飘零、子规啼叫,烘托无限喜悦之情,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C.“过五溪”见迁谪艰难、道路遥远,写出王昌龄被贬谪之地的偏远,贬谪之路的艰辛。

D.这首诗将叙事抒情巧妙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价值,也是本诗具有长久艺术魅力的根本所在。

B.有误,首句写景,杨花飘落,子规啼叫,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情在景中、情景交融。选项“烘托无限喜悦之情”的理解是错误的。;谢谢聆听

文档评论(0)

有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有点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