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古代汉语注释中同与通区别.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王力古代汉语注释中同与通区别

同与通,这是近年来古汉语研究中引起许多学者注意的一对术语。两个词虽然是同义词,但从历史的角度看,它们在使用上还是有区别的,需要加以说明。

通:多指某些字形、词性不易判别的词,特别是那些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字组成的词,其中至少有一个字本身就是作通假字的。如“有司”可解释为“官吏”。《左传·宣公二年》:“初,晋国夏四月,雨,鸠食其子而死。”杜预注:“有司,官吏也。”这里所说的“鸠”是夏季祭祀中杀了献给宗庙的雏鸠,是用于取悦祖先的牺牲。把“鸠”解释为官吏,大概没有什么不当,但将“鸠”解释为官吏,在当时的语境中还是很难说得通的,所以后世文献有将“鸠”改为“鹊”的。又如“少”可解释为“小”,“少卿”可解释为“小卿”,但此类例子较少,不再赘述。

古今异义1。古代书面语中,常用通假的办法表示一个完整的句子是单音节的。如《孟子·滕文公下》:“不仁者可与言哉!”2。古代口语中,通假的字常放在动词之后。

虽然一般人不认为同是一个意思,但在口语中却能够通用。所以,在单音节词通假时,往往选择通假字。而通假字的选择并非随意的,一般是根据以下原则:1。与前一个通假字的意义有密切联系的;2。多音节词在书面语中第一个音节多用“通”,第二个音节多用“同”,反之亦然;3。外文译写古籍时,一般采用音同义通的通假字。比如“瑕,玉之有微。”此句中瑕与玉之有微是通假字,这样才能既保持语言的一致性,又符合文字翻译的惯例。4。特殊的专名、官职等名词或固定短语,宜用“通”,不用“同”。

以下,分别举出几个例句。通用例:因为受寒,他感到头痛和关节疼痛。不通用例:因为钱不够,他没买到火车票。

前两种只在某些具体情况下使用,如用于生物学的实验,而“同”与“通”在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知道”是“知”与“智”的通假,“清楚”是“请”与“晴”的通假,“知晓”是“晓”与“请”的通假,“认识”是“识”与“吏”的通假,“老师”是“师”与“尸”的通假……通假例:1。接近。《4》(1)“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3)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文档评论(0)

131****26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