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三篇法治观念
专题一《全面依法治国》知识点
1.法律的特征有哪些?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的最主要特征。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六大保护”)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政府保护、网络保护、司法保护。
3.诉讼
去人民法院诉讼。诉讼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4.依法维权的途径?
①诉讼:民事诉讼(民告民)(被告人、原告)、行政诉讼(民告官)、刑事诉讼(被害人、犯罪嫌疑人)。
②非诉讼:和解、调解、仲裁。
③法律服务: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
④法律援助中心。
⑤去公检法控告、举报。
5.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社会危害程度
相对轻微
相对轻微
严重
触犯法律
如民法典
如治安管理处罚法
如刑法
法律后果
赔偿道歉、支付违约金等
行政罚款、行政拘留等
刑罚(主刑、附加刑)
处罚机关
人民法院
公安机关
人民法院
典型表现
民事侵权、合同违约、欠债不还等
扰乱社会秩序、谎报险情、车辆违章等
抢劫等
法庭
民事法庭:原告被告
一般不进行法庭审理
刑事法庭:被害人、犯罪嫌疑人
6.犯罪的基本特征
①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
②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
③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
7.刑罚的种类
①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②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8.青少年怎样预防犯罪?
①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②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9.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②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③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
10.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良法在于立法过程充分征集民意)
(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善治在于除政府外,公民能够参与治理)
10.厉行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1)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公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3)社会: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4)党和政府: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5)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道德与法律共同发挥作用。
11.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是什么?
(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12.某一法律出台的原因和意义。
(1)从法律出台角度:为某一行为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体现良法之治,完善法律体系,有利于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从法律内容角度:从本法律涉及内容进行思考。
(3)从法律作用角度:从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度进行思考。
专题二《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
1.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点)
(1)(中国共产党的成就)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4)(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5)(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领导一切的。
(6)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7)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8)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9)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2.认识宪法?
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宪法的核心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宪法地位:公民权利保障书、治国安邦总章程、根本活动准则、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不是其他法律的总和。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教学:必修下第三单元课件《中国建筑的特征》.docx
- 高中语文教学:必修下第三单元课件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docx
- 高中语文教学:2024届语用新题“语境+词义”解题指导(导学案).docx
- 高中语文教学:2024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111.docx
- 高中语文教学:2023暑期红楼梦阅读任务1.docx
- 高中语文教学:14-1《促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高中语文教学:12《祝福》教学设计及反思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docx
- 高中语文教学:11-2《与妻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高中语文教学:10-《劝学》《师说》挖空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高中语文教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