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凉州词教学反思精选(3)篇2024年.pdfVIP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凉州词教学反思精选(3)篇2024年.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凉州词教学反思精选(3)篇

2024年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凉州词教学反思第【1】篇〗

4月12日,本人参加了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活动,并执

教了王之涣的《凉州词》。对这节课,虽然听课老师说还不错,而我

自己感觉却上得不成功,没有那种酣畅淋漓的课感。

结合上课和评课,我有几点想法与同行交流,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精心预设缘何没有精彩生成

这节课我在04年12月和05年4月分别在县实验小学和诸暨市

实验小学执教过,那两堂课应该说“预设与生成”能够“精彩共舞”。

为什么同样的精心预设,却有不一样的结果?

我虽然赞同导师周一贯先生的评价,他说我“授予”的太多,

放得不开。但是,我却疑惑:如果是预设出了问题,为什么前两堂

公开课却能成功?这次上课,虽然事先有些紧张,但并不害怕,而

且充满着信心。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上周又作了精心准备,对教学

预设又作了深入思考,而且在本校试教了三次,其中二次感觉比较

好。

是不是教学内容过于难,学生较难理解和体悟?虽然,前两次

公开课我上的都是六年级,这次是五年级,但是我在试教的时候,

也都选了五年级,除了一个班感觉不太适应外,其他两个班级还都

可以。看来年级也不是问题。学生在我的“主导”下,应该能够理

解。当然,同时我也认识到:教师应该对教材、对文本有深入的理

解,但并不是要把自己的深入理解告诉给学生;学生没有必要理解

得这么透,这么深。

其实,同样的情形,并不只有我才遇到过。我见过两个很好的

例子。一个是全国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王自文,他来绍兴执

教《古诗两首》,同样的精心预设,王老师能够获全国大奖,而且是

一等奖中的第一名,但在绍兴却上得很不成功。我曾在一篇短文中

分析过原因,这里不再累述。第二个例子是我名师班的同学俞东江,

那年我邀请他到南钱清分校上了《夏日绝句》,非常精彩。事后,他

对我说在柯小等其他地方也上过,也上得很成功。但就是这样一堂

预设非常精心的课,在省阅读教学大赛选拔赛中,在新昌南明小学

不慎遭遇“滑铁卢”!

所以,我又对周老师的观点不赞同了。我们常常以课的成败论

英雄,课上得成功了,预设就是好的;课不成功了,预设就是不恰

当、不合理的。如果这样,如何看待我上面所举的两个例子?同样

的精心预设,却遭遇不一样的结果!难道预设还不够精心吗?如果

不是,为什么他们在其他地方就上得非常出色?所以问题不仅仅出

在预设上。

精心的预设能够精彩生成,但是,并不是所有精心的预设都能

够精彩生成。有了精心预设,还需要教师视教学环境的变化而临场

的调控;学生素质的高低又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教师的心情、

状态也是一个必要条件……所有这些,哪怕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极

细小的环节,都有可能影响原有的精心预设而导致没有精彩生成。

二、课文课堂为什么要鱼和熊掌兼得

第二天的评课时,两位老师提出了同样的意见,即课堂中只是

反映战士孤寂、痛苦的生活而没有表达战士们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

一位教师甚至说,唐朝是*历史上最强大的国家,她的文化也是最光

辉灿烂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埋怨朝廷、埋怨国家,似乎不妥。我

对他们的意见并不赞同。首先是对于这首古诗教学,我的目标之一

即是“体验人间亲情,感受战争的残酷无情,激发学生反对战争,

拥护和*的思想感情。”王之涣虽然是个非常“乐观的人”(评课的

老师如是说),写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

一层楼。”那样的意境开阔,格调高昂的诗句。这首《凉州词》中也

有“黄河远上白云间”那样的苍茫与雄浑,但我个人以为,“黄河远

上白云间”的辽远与开阔,正是“一片孤城万仞山”的有力映衬,

更加强烈地衬托了“城孤”和“人孤”。“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

度玉门关。”表达的更多是战士(或者说诗人)对战争的埋怨,哪里

有什么对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

一首诗自然有一首诗的基本内涵,即使是像这样一首比较复杂

的古诗,它所要表达的基本意思也是明确的。它跟王翰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衣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

几人回!”;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和《从军行七首》其四:“青

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

还!”表达的是两种不同的思想感情。后者自然有保家卫国,不打败

敌人誓不回家的壮志豪情,但在王之涣的这首诗里,显然没有这样

文档评论(0)

189****6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硕士导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