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最要紧的是做人 巴金二三事
作家巴金是我的叔父,我叫他四爸。五十多年来,他给了我很多教育。一年夏天我去杭州看望四爸,临别前一天下午他和我谈心,第一句话就是:“人各有志,但最要紧的是做人!”这里所记的几件事,就是他在做人方面对我的言传身教。
永远不能忘记的四句话
1942年,四爸第二次回成都。这时,我们住在成都北门荣华寺街。那个时候,青年学生中很盛行请人签字留念。四爸在家的时候,来找他的人很多。我也做了一本“纪念册”,请四爸给我题词。他用毛笔给我写下四句话:
读书的时候用功读书,玩耍的时候放心玩耍,说话要说真话,
做人得做好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读书和社会实践,对这四句话的理解才逐步加深。这四句话中最主要的是“做人得做好人”。不做好人就不会讲真话。不做好人,“用功读书”和“放心玩耍”就失去意义,甚至会起相反的作用。我不是说不该用功读书和放心玩耍;放心玩耍可以长身体,用功读书既可以长知识,还可以懂得如何做好人。
粉碎“四人帮”以后,四爸恢复了名誉,又唤发了青春,夜以继日地为人民写作,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那段日子,我们有过许多次见面和深夜长谈。有一次,我突然想起他给我写的四句话,便总结似的向他汇报说:“第一句是用功读书,我在学校时没有做到,离开学校以后才有了自觉性。第三句是讲真话,我基本上这样做了,但也讲过某些违心的话。第四句是做好人,这是奋斗目标,还要不断努力。”我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只有第二句话放心玩耍,执行得最好!一贯如此。”
四爸一边听我讲,一边慈祥地笑了。不做欺世盗名的骗子
粉碎“四人帮”以后,四爸开始在四川出书。从出第一本书起,他就宣布不要稿酬(以后又包括他的夫人萧珊的译著)。当时向四爸要书的人很多,样书不够,他就出钱买,出版社为他冲洗照片,他从上海寄钱来付费。
留在出版社的稿费怎么办?1981年,出版社党委讨论了这个问题。多数同志主张用巴金的名义设立奖金。我知道四爸不会同意,所以在转达这个意见的同时,建议把稿费用来帮助某些有困难的作者。不久,四爸回信说:“稿费问题就按你所说用来帮助作者吧。设立奖金我不赞成,我反对用我的名字。”出版社党委尊重四爸的意见,没有设立以巴金命名的奖金,以后把这部分稿费转给四川省出版工作者协会。
1994年1月1日,四爸给四川省作家协会写信,再次表明反对以自己的名字建立“基金会”和设立“文学奖”的态度。他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学工作者,写作六十几年,并无多大成就,现在将我的名字和我省文学事业联系在一起,对我实在是莫大的荣誉。我非常感谢,但是建立?巴金文学基金?,设立?巴金文学奖?,又使我十分惶恐。我一向不赞成以我的名字建立基金会、设立文学奖。”
前不久,一个海外华人组织与我联系,他们准备拿出一笔钱设立巴金文学奖,以奖励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海外华人。我只好告诉他们,四爸一贯不赞成用他的名字设立奖金。
四爸的故居在成都市正通顺街。这座院子是四爸的祖父购置的。最兴旺的时候,住着四代人,人称“四世同堂”。四爸诞生在这里。除幼年随父亲在广元县住过两年多之外,一直生活在这里。四爸19岁时,他和他的三哥离开成都去南京。随着大家庭的崩溃,故居被出卖了。四爸目睹了封建大家庭的黑暗和腐朽。他年轻的心被煎熬。27岁的时候,四爸满怀悲愤地控诉,写出了《家》——《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以后还写了《春》和《秋》。四爸的作品被翻译成20多国的文字,在国外广为流传。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国外友人和港台同胞来成都,希望看看四爸的故居。有些时候找到我。尽管我作了解释,故居已经不存在了,
但这些朋友还是坚持要去正通顺街看一看,在故居原址拍照。
1985年省作协给省委、省府写了报告,要求恢复巴金的故居。张秀熟、任白戈、沙汀、艾芜、马识途等同志积极支持。经省委同意,建立了一个筹备小组。可是四爸一直不赞成,他多次对我讲:“不要恢复故居,如果将来要搞点纪念,可以在旧址钉一个牌子,上面写:?作家巴金诞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
当月21日,我又收到四爸的信,信末称:“我必须用最后的言行证明我不是盗名欺世的骗子。”30日,四爸又在给我的信上说:“关于故居的事就这样说定了。不修旧宅,不花国家的钱搞这样的纪念,印几本《选集》就够了。”
把好不做“名人”这个关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巴金选集》时,拟编两卷巴金的日记。四爸委托我替他校看日记原稿。四川出版界一位朋友知道这个情况后,建议由四川出版日记的单行本。
1991年冬我去上海,向四爸转达了这位朋友的请求。四爸有些犹豫,我说:“《鲁迅日记》也有单行本,您的日记也可以出单行本。”在我的再三要求下,四爸勉强同意了。
但我回成都不久,外甥李舒给我带来四爸的信:
“关于日记我考虑了两个晚上,决定除收进《全集》外不另外出版发行,因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