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钢琴基本常识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五线谱五线谱(MusicalNotation)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种记谱法,通过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一样步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属于运用最广泛的乐谱之一。最早的发源地是希腊,它的历史要比数字形的简谱早得多。在古希腊,音乐的重要体现形式是声乐。到了罗马时代,开始用另一种符号来表达音的高下,这种记谱法称为“纽姆记谱法”。五线谱重要服务于键盘乐器,熟识五线谱是键盘手进行杰出演奏的基础。
五线谱中文名:五线谱外文名:MusicalNotation定义:通用的记谱法又名:“纽姆记谱法”组成:五条线构成的谱号有4种词条领域音乐学
五线谱公元9世纪,出现了一种以“点”、“钩”、“划”表达音的大概趋向和高下的记谱法。这种符号叫“纽姆”。先是记在一条线上,表达f音,根据符号落在线的上下就有了一种大概的音高原则。后来又加了一条c线。到了十一世纪,圭多达莱佐把线加到四根,音域为八度左右,使音高记谱更精确。后来由于重唱、演奏的需要又出现了六线、七线谱,甚至十一线谱。直到十六世纪,欧洲各国统一了五线谱,变化了横线太多所引起的复杂局面,过高或过低的音用加线来表达。后来又出现了适应不一样音域、不一样用途的高音、中音、低音谱表和记录多种乐器曲谱的大谱表、总谱表等,也都是建立在五线谱之上的。为了纪念五线谱的发明与诞生,人们把圭多达莱佐称为“五线谱之父”。与其他记谱法相比,五线谱具有着难以替代的长处:它的音高形象感强,轻易辨别高下音;和声立体感强,能同步记录诸多声部及和弦;可记录音调复杂、声部繁多的大型音乐作品;旋律线条清晰,记谱科学合用……为此,五线谱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通用的、流行最广的记谱法,为音乐事业的繁华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简谱简谱是由卢梭发明的。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重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来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简谱简介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其来源于18世纪的法国,后经德国人改良,遂成今日之貌。一般所称的简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ti(中国为si),英文由C、D、E、F、G、A、B表达,休止以0表达。每一种数字的时值名相称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简谱的来源简谱来源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那时有一种天主教的修道士名为苏埃蒂;他用1、2、3、4、5、6、7来代表七个音来写谱教歌,尔后写了一本小册子名为《学习素歌和音乐的新措施》,那时西方人极重视发明发明和版权等个人成绩,才被记载入史册。18世纪时法国人,名卢梭;1742年在法国巴黎向科学院宣读了一篇论文《音乐新符号提议书》再提这“数字简谱”。18世纪中叶此后,又有一批法国的音乐家、医生、数学家等把“数字简谱”加以整顿,完善。19世纪,通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3人的继续改善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兴起“新式学堂”,其中的“学堂乐歌”课直接效法日本的音乐教育,也沿袭了日本使用简谱的做法。在许多中小学里开设唱歌课。当时的唱歌教材,以我国音乐教师填词的日本歌曲居多,其中五线谱,也有简谱。简谱大概就是这个时候由日本传入我国的。
简谱的来源19,留学于日本东京音乐学校的曾志忞在留日江苏同乡会于东京编辑出版的中文杂志《江苏》第六、七期上刊登《乐理大意》一文简介西洋乐理知识,并以简谱与五线谱对照的形式刊登了《练兵》、《春游》等六首歌曲,这被是认为是目前所见中国人使用简谱的最早记录。近代音乐教育家沈心工也是简谱的最早传播者之一,他编辑的《学校唱歌集》于19出版,成为中国出版并流行的第一部简谱歌集,从此后简谱逐渐普及到各地的学校。由于它的简要易学和排印以便,在年代兴起的中国抗日救亡群众歌咏运动中,简谱对于歌曲的传播发挥了极大作用。同步,简谱自身也得到深入完善和普及。简谱得以在中国广泛普及,尚有一种原因,就是简谱的记谱法与流行在中国民间的一种文字谱——工尺谱相称靠近。如工尺谱是用“上尺工凡六五乙”几种字和附在字左边的不一样的偏旁来表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