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1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岳阳楼自古备受文人青睐,这与它作为四大名楼之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四大名楼指的是哪四大楼呢?四大名楼: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和山东烟台蓬莱阁(山西永济鹳雀楼、四川绵阳越王楼、云南昆明大观楼)。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知人论世,走进诗圣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诗风以沉郁顿挫为主。
(四)自学梳理
1.通过朗诵,想必大家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认识,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明确:意象: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孤舟
意境:辽阔雄伟、开阔博大、孤单漂泊
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一句,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是怎样的?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
明确: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
明确: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之后对洞庭湖的描写酝酿气氛。
(五)互学探究
任务一::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活动一:颔联中表现力极强的词语是哪两个?你能说说炼字的妙处吗?
【炼字题答题技巧】
1、释字义——解释该字在语境中的含义
2、描画面——把该字放在原句中描述景象。如果有手法,需要点明手法
3、析效果——点出该字作用,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活动二: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联系尾联,试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写作背景
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杜甫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离开夔州(今重庆奉节)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
诗人的情感是怎样的?为什么流泪?这份泪水中包含着什么感情?
(七)助学提升
任务二:感悟情怀
活动三:那么,杜甫还有哪些诗歌体现了这种“阔境顿异”的诗境
练学达标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九)分层作业
1.完成固学案上本课的题。
2.对比杜甫的《登岳阳楼》和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互学探究(续)
活动三:探究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深层含义及诗人的情感。
【引导】尾联从写景突然转入抒情,请思考诗人在此处为何会突然落泪?这泪水背后又隐藏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尾联“戎马关山北”写诗人在岳阳楼上北望所见,想到国家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关山以北,仍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诗人不禁潸然泪下。这泪水既有对自身孤苦无依、年老多病的感慨,也有对国家前途未卜、百姓疾苦的深深忧虑和无奈。诗人以“凭轩涕泗流”作结,将个人的遭遇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活动四:小组讨论——结合杜甫的生平及时代背景,分析《登岳阳楼》中诗人是如何体现其“仁”的伟大人格的。
【讨论指导】
1.诗人晚年仍心忧天下,关心国家命运和百姓疾苦,这种情怀体现了杜甫的仁爱之心。
2.诗人在自身处境艰难的情况下,仍不忘忧国忧民,这种高尚的情操和博大的胸怀,展现了杜甫“仁”的伟大人格。
3.诗人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抱负,用文字传递对国家和人民的关爱,这种无私的精神也是“仁”的体现。
(七)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登岳阳楼》这首诗的内容、情感和艺术特色。诗人杜甫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了他“仁”的伟大人格。同时,我们也掌握了炼字类题目的答题技巧,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理解和鉴赏古诗词。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古诗鉴赏能力。
杜甫,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史”,他的诗歌不仅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现实,也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暗面。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川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I.docx
- 四川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写作.docx
- 《哦,香雪》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江苏省部分市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docx
- 浙江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写作.docx
- 浙江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II.docx
- 浙江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docx
- 浙江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默写.docx
- 浙江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