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融合
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融合
现存中国古代第一部经典医著《黄帝内经》就是以对话文学为体裁编撰
的,其开篇“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不忘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用古典文学浪漫主义手
法陈述了传统医学天人感应,阴阳合一的医道。
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融合
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堪称中国传统文化中两个成就最显著、影响最深
远的部分,也是历史情缘最为深厚的两个文化体。
它们都是关涉肉身、灵魂、苦难和死亡这些与人类同样古老的主题,都根
植于华夏文化的沃土,源于生活的需要。
它们相通相融、相得益彰,促进了中国古代医学与古典文学的繁荣发展。
1古典文学作品为传统医学提供传播载体
上古之人,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的认识,还没有形成理性意识,文化呈现
原始综合态势,这种态势成为古代孕育各门知识最初的摇篮,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
文学的融通关系就是在这种原始态势的影响下孕育起来的。
当传统医学还没有从原始综合文化体分离出之前,最早的文学样式民歌、
民谣,就已经成为医学的重要文字传播载体。
成书于西周到春秋中期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可谓是一部以诗
传医的早期佳作。
《诗经》汇有诗歌305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社会
生活,也较广泛地记录了阴阳、五行、脏腑、疾病、药物、治疗、保健等医学内
容。
《诗经》记录各种花草约有149种,可以作为药物的约60种,如芣苢,
即车前子;蝱,即贝母。
其中木本药物约20种,如桐、柏、梨、槐等;虫类药物约90种,如蟾
蜍、虿(全蝎)、蛇等。
《诗经》对疾病也有了广泛的认识和记录。
如《国风•卷脉唯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命知无恙,久病逢
之却可惊”[2],短短四句把浮脉的脉位、脉象、临床意义表述得很清晰。
采用歌赋体裁用以解说中医药知识,使诗歌和医理互融,于是枯燥的医学
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
历史上许多医学古籍本身就是有重要文学价值的作品。
当我们阅读这些中医古籍时,体验到的是林间漫步的怡然,以及与智慧和
自然对话的深邃。
譬如现存中国古代第一部经典医著《黄帝内经》就是以对话文学为体裁编
撰的,其开篇“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
常,不忘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用古典文学浪漫主
义手法陈述了传统医学天人感应,阴阳合一的医道。
2古典文学作品蕴涵传统医学知识
自《诗经》以来,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涉医内容丰富,几乎涉及中医药各
方面的知识。
举凡疾病诊疗、中草药知识、针灸,乃至气功、养生之道等等,无一不在
古代文学中得到充分的描写。
中国古代的士大夫文人大多通晓医道,有些人还亲身从事过医药实践。
由于具备医药的知识背景和人生经历,因此他们创作的作品中的医药内
容,往往有科学或经验的依据,真实可信。
先秦时期《左传》、《庄子》、《吕氏春秋》等书都可见到不少医药寓言
故事。
在《三国演义》、《金瓶梅》、《红楼梦》、《醒世姻缘传》、《老残游
记》等名著中所包含的丰富的医学思想更是举世罕见。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曾多次借用书中人物之口,描写了刘备的痢疾,
姜维的心绞痛,司马昭的中风,曹操的头疼等等。
文学对医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反映出不同时期医学思想在市井的普及情
况,也使得文学作品更加再现了生活的真实性。
小说《镜花缘》写了17个医方,或为作者李汝珍所自拟,或为民间验
方,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代医家陆以湉《冷庐杂识》[3]尝谓:“《镜花缘》说部征引浩博,所载
单方,以之治病辄效。
”有人作过统计[4],《红楼梦》涉及疾病114种,方剂45个,药物约
120种,书中用大量笔墨描述了弱不禁风的林黛玉的病情和诊断过程,“两弯似蹙
非蹙柳叶眉,一双似情非情含情目”的林妹妹在中医看来就是肺肾阴虚。
这些有关疾病医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