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2).docxVIP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2).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阅读

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落第,刘拾遗相送东归

钱起

不醉百花酒,伤心千里归。

独收和氏玉①,还采旧山薇②。

出处③离心尽,荣枯会面稀。

预愁芳草色,一径入衡闱④。

注:①和氏玉:即和氏璧,事出《韩非子·和氏》,楚人卞和(和氏)得玉璞于楚山中,献之厉王和武王,皆曰石,被刖去两足。后又献之楚文王,使玉工理之,果得宝玉。②采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采薇而食。③出处:出仕和隐退。④衡闱:横木为闱,指简陋的房屋,借指贫士之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新科进士赐宴于杏园,首句说不能在此宴席上喝醉,暗指自己未能及第,点明标题。

B.颔联借用“和氏玉”的典故,表达的是诗人心灰意冷,归隐山川之情。

C.本诗描写诗人科考落第,刘拾遗送之东归,既表达了诗人的心志,也传达出惜别之情。

D.诗句“预愁芳草色”与《涉江采芙蓉》中“兰泽多芳草”都是借“芳草”来表达愁思。

16.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内心复杂的情感的。

【答案】15.B16.①直抒胸臆:“伤心千里归”直接抒发诗人因落第而归乡的痛苦之情;

②象征、用典:“和氏玉”象征诗人内心美好独立的品性,又借“采薇”典故,表达诗人虽落第但依然坚持操守的性情;

③比喻:用草木的“荣枯”比喻做官的刘拾遗和落第的自己,表达二人的离别之情;

④借景抒情:诗人借用“芳草”的“愁”来抒发自己落第只能东归回乡的失落之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B.“表达的是诗人心灰意冷,归隐山川之情”错误,借用该典故,表明自己要像美玉一样高洁,像伯夷叔齐一样有气节,表现诗人虽遭挫折依然高洁自持的心志。

故选B。

【16题详解】

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①直抒胸臆。首联写诗人科举落第之后心情低落,百花酒入愁肠,难以沉醉,千里归家路途满是伤心,愁绪难以排解,直接抒发诗人因落第而归乡的痛苦之情;

②象征、用典:“和氏玉”晶莹剔透,纤尘不染,象征诗人内心美好独立的品性;借“采薇”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伯夷叔齐一样不因为外部环境变化而改变,虽落第但依然坚持操守的性情;

③比喻:用草木的“荣枯”比喻做官的刘拾遗和落第的自己,“离心尽”“会面稀”由现在的分别想及将来的难见,难舍难分之情溢于言表。表达二人的离别之情;

④借景抒情:“预愁芳草色,一径入衡闱”两句中,用“芳草”一直延申到自己房屋来表明愁情之深重,这愁绪直至心底,挥之不去。诗人借用“芳草”的“愁”来抒发自己落第只能东归回乡的失落之情,将无形之愁写得真实可感。

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金陵怀古

许浑①

玉树②歌残王气终,景阳③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④高低六代宫。

石燕⑤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注】①许浑:晚唐诗人。②玉树:指陈后主所制的乐曲《玉树后庭花》。③景阳:南朝宫名。④禾黍:周大夫过故宗庙宫室之地,看见到处长着禾黍,感伤王都颠覆,因而作了《诗经?王风?黍离》一诗。⑤石燕:《浙中记》载:“零陵有石燕,得风雨则飞翔,风雨止还为石。”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为了保卫景阳宫,以至于边疆瞭望的守卫都撤空了,但《玉树后庭花》的歌声消歇时,南朝陈的历史还是结束了。

B.颔联写景,先写眼前,历代无数官员的坟茔掩映在松楸林中;再用“黍离”的典故,共同营造出沉重的历史感和悲凉的氛围。

C.颈联用神话传说描写金陵风雨莫测的天气变化,隐隐给人以干戈起伏、世事变幻之感,浪漫主义色彩的笔调令人眼前一亮。

D.“豪华尽”呼应首联的“王气终”,首尾一体,抒写了金陵繁华一去不返,六朝终归于尽的事实,令人怅恨低徊,感慨不已。

16.同是借古抒怀,本诗与王安石的词《桂枝香?金陵怀古》表达的情感却有异同。请简要分析。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要在认真理解两首作品的基础山,结合作者经历与传情达意的字词句,比较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的异同。

【解答】(1)A.“为了保卫景阳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