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则与方法 第04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docx

管理学原则与方法 第04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doc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2

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伦理与道德作为人类文明的基本因子,是指评价人类行为善恶的社会价值形态,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英文中它们来源于希腊之e^?os)。任何社会、任何组织要想长期生存,不仅需要遵守法律,还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任何组织的管理行为都在文化深层上体现它所秉持的道德观,形成独特的管理道德。管理道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现代管理道德的发展,使社会责任成为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课题。

第一节|企业管理为什么需要伦理道德

自现代企业诞生始,伦理道德就是它内在的文明因子。企业管理之所以需要伦理道德,不只是因为现代企业的经济运行面临诸多伦理困境与道德风险,或是伦理道德作为有效的文化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达到经济目的,最根本的是,伦理道德是现代企业的核心价值构件,具有特殊的管理意义和文明意义。

一、伦理、遵德的文化真义及其管理学诠释

在习惯用语中,人们并不对伦理与道德加以区分,但在严格的学术话语中,两者并不完全相同,因而对企业管理也具有不同的意义。

在中西方文化传统中,伦理与道德是历时甚至共时地存在着的两个概念。在古希腊,伦理的最初意义指灵长类生物的持久居留地。人作为万物之灵,在本性中存在一种悖论:既是群居的动物,又有个人自由意志。如何协调群体性与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使人的行为既合理又可以预期,从而持久地居留,便产生了伦理。于是,伦理的原初形态或自然形态就是风俗习惯。所谓道德,就是在一定的风俗习惯下所形成的个人的品质、气质。伦理与道德的关系是什么?用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G.WFHegel)的话说,“德是一种伦理上的造诣”。

在中国文化中,“伦”指人所处于其中的那个共同体,以及个人在这个共同体中的地位。人类最基本的共同体被表述为天伦与人伦。天伦即家庭血缘关系的共体,人伦即社会关系的共体。“伦,辈也。”“伦”既是相互关系所构成的共同体,也是个人在关系共同体中所处的地位,是谓“辈份”。顾名思义,“伦理”就是关于“伦”的理性和原理。如果用最简洁的话语诠释,伦理就是“人理”;道德就是“得道”。有位哲学家说过,人间最神圣的事业就是成为一个人;“成为一个人,并尊敬他人为人”,就是“法的命令”。伦理,是人之所以为人,即单个的人成为一个具有共同体本质的人,用管理学的话语说,就是单个的人成为“组织人”的理性与原理。这些理性与原理,当走出思维与意识并具有意志与行为的意义时,便是所谓的“道”。“德者,得也。”“得”什么?就是“得道”。于是,得到了“道”,便具有了“伦理上的造诣”,也就有了“德”。由此,伦理与道德便相接相通。

伦理的真义是“本性上普遍的东西”,这种“本性上普遍的东西”被称为伦理性的实体,即伦理性的共同体。在社会体系中,家庭、民族、市民社会,是伦理实体的三大基本形态,企业则是市民社会中伦理实体的一种具体存在方式。所以,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实体,而且首先并且更重要的是一个伦理实体。伦理关系是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伦理行为的本质是个人作为共同体的成员而行动,并以共同体为行为的目的和内容,即所谓家庭成员与民族公民。最能诠释和表现伦理本性的就是人的姓名:姓名中的“姓”是家族血缘关系的实体,“名”是个体性及其在家族共同体中的地位;“姓”是既定的(familyname),“名”是给定的(givenname);姓名就是人的个体性与家族血缘关系的实体性的统一,是谓“天伦”。在企业管理中,伦理的要义就是个人作为“组织人”或作为企业的成员而行动。伦理的真谛是个人的单一性与共同体的普遍性的统一,但它不是借助外在强制(如法《秋规范》的形式统一性,而是透过精神所达到的统一,因而精神是伦理的文化内核,即所谓“伦理精神”“企业精神”“企业伦理精神”。所谓“德”,就是个体将共同体的普遍性、普遍品质或普遍要求加以内化,“内得于己”并“外施于人”,形成个体内在的伦理普遍性,获得“伦理上的造诣”,造就精神同一性,从而使共同体成员或企业员工达到“同心同德”。

总之,如果从中国文化的传统诠释,伦理道德便表现为“伦——道——德一得”的五个要素、四个过程的精神运动。“伦”是个体处于其中并与之相同一的共同体或伦理性的实体,其基本形态如家庭、民族、市民社会;“理”是关于伦理的理性或原理,是意识形态的“伦”或在思维中存在的“伦”,其典型形态是伦理范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伦”;“道”是冲动形态或在意志存在的“伦”,其表现形态就是各种道德规范及其体系,如中国传统伦理中仁、义、礼、智、信的“五常”;“德”便是个体透过“理”与“道”对“伦”的内植和内化,是个体内在的实体性或伦理普遍性,有了“德”,人便由个体上升为主体;“得”则是个体以“德”处理世俗生活中的诸利益关系所达到的义利合一、德—得相通的状态和境界,所谓“得之有道,取之有理”。

文档评论(0)

德鲁克管理课堂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品牌创新营销实战者,管理咨询领域创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