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VIP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阅读

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我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材料二:

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阅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即位,拜谏议大夫。当是时,河北州县素事隐、巢者不自安,往往曹伏思乱。征白太宗曰:“不示至公,祸不可解。”帝曰:“尔行安喻河北。”道遇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传送京师,征与其副谋曰:“屈有诏,宫府旧人普原之,今复执送志安等,谁不自疑者?吾属虽往,人不信,”即贷而后闻,使还,帝悦,日益亲,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判切当帝心者。

后宴丹霄楼,酒中谓长孙无忌曰:“魏征、王珪事隐太子、巢刺王时,诚可恶,我能弃怨用才,无羞古人。然征每谏我不从,我发言辄不即应,何战?”征曰:“臣以事有不可故谏若不从辄应恐遂行之。”帝曰:“第即应,须别陈论,顾不得?”征曰:“昔舜戒群臣:‘尔无面从,退有后言.若面从可,方别陈论,此乃后言,非稷、蒐所以事、舜也。”帝大笑曰:“人言征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数批逆鳞哉!”

时上封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欲加谯黜,征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其谤木之遗乎!陛下思闻得失,当恣其所陈。言而是乎,为朝廷之益;非乎,无损于政。”帝悦,皆劳遣之。

(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臣A以事有B不可C故D谏E若不F从辄应G恐遂行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盖,表示推断,大概,与《六国论》“盖失强援”的“盖”用法相同

B“即贷而后闻”与《阿房宫赋》“骊山北构而西折”的“而”用法相同。

C.所以,用来……的,与《答司马谏议书》“具道所以”的“所以”意思不同

D.厌,厌烦,与《烛之武退秦师)“夫晋,何厌之有”的“厌”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从历史兴替出发,概括了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普遍规律,强调人君之德多衰于功成志得之后。

B.材料一中作者将百姓比喻为水,将帝王比喻为船。这个比喻简洁而传神,把国家安危与民心向背联系起来。

C.太宗刚即位时,隐太子和巢刺王在河北的旧臣惶恐不安,太宗命魏征去安抚晓谕他们,并押解两名罪犯回京。

D.当时有人上书言事不切实际,太宗很生气,想要惩罚他们,经过魏征的劝谏,太宗转怒为喜,慰劳了上书者。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4分)

(2)征再拜曰:“陛下导使言,所以敢然。”(4分)

14.魏征受到唐太宗重用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3分)

10.CEG

11.A解析:A项,副词,表示推断,大概/连词,表原因,因为;B项,均为连词,表承接关系;

C项,用来……的/……理由(原因);D项,厌烦/满足。

12.C解析:“太宗命魏征去安抚晓谕他们,并押解两名罪犯回京”错,两名罪犯是魏征在路上遇到的,皇帝没有命令魏征押解两名罪犯回京。

13.(1)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察人民,用盛怒来威吓人民,他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国君的仁德。

(本题共4分,“董”“苟”各1分,状语后置1分,句子大意1分)

(2)魏征拜两拜说:“陛下引导我让我进言,所以才敢这样。”

(本题共4分,“再”“导”“然”各1分,句子大意1分)

14.①为人耿直,得到太宗谅解;②竭尽忠诚,深合太宗心意;③及时劝谏,纠正太宗过失。

(本题共3分,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如从唐太宗的角度回答,可酌情给分)

山东省东营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一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仁者之事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