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言文如何断句.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如何断句

PAGE

PAGE1

文言文如何断句

断句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文意。

古书中就有一些记录断句不当而造成误解文意的故事。《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一足,一只脚。笔者注),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其对于认识断句的重要性,其意义是不言而喻。

一、关注词性

1.借助动词断句。古文中的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代词),谓语多是动词,主语、谓语与宾语是句子的主干,而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因此,抓住谓语动词,分析动词与它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对断句有帮助。

例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故谊过长沙作赋以吊汨罗,而太史公传于屈原之后,明其若屈原之忠而遭弃逐也。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夭岂曰天年乎则固之善志逮与《春秋》褒贬万一矣。(欧阳修《贾谊不至公卿论》)

【解析】文段中“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句中动词有“讥”、“痛”和“谓”,因此可区分出前三个句子,如果明确,也就为后面断句打下基础。

2.借助名词(代词)断句。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其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也对断句有所帮助。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

例2:将文言文画波浪线的句子用斜线“∕”断句。

文言文如何断句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未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

文言文如何断句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解析】找出句中几个名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未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文段中加点的词语皆为各句中的名词。

这一断句法的难点在于介于两个动词之间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属上作前一动词的宾语还是属下作后一动词的主语,要结合具体语境,反复推敲。如“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两句,是断在“胡”后还是断在“人”后,是断在“归”后还是断在“人”后,颇费思量。根据语境,“胡”应为胡地,“归”意为回到自己家里,与后文“人皆贺之”意义关联。如果“归人”的话,就谈不上“贺”了。再从句式上看,“人皆吊之”与“人皆贺之”,句式整齐对称。根据以上分析,即可正确断句。

3.借助虚词断句。

古人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应该断句的地方。

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其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后面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其前面一般要断开。

其它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当“而”表转折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如韩愈《师说》中:“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加点词语皆为标志虚词。

文言文如何断句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二、关注修辞

文言文如何断句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

文言文讲究修辞,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和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其一大特点。抓住这些句子的特点断句,一般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可以断开几处的效果。

1.关注排比、对偶

例3:请用“∕”为下面文段断句。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解析】这一段文字之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是排比;“内”“外”是对照。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断句容易多了。“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

文档评论(0)

武松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