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VIP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山西柿子滩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晚期,发现了鸵鸟蛋皮串珠和蚌壳饰品,鸵鸟蛋皮来自本地,蚌壳来自山东沿海。据此可知(???)

①柿子滩人萌生审美意识②当时已经产生贫富分化

③不同地区之间联系加强④柿子滩人进入文明阶段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西周时“一人踏来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战国时期农业迅猛发展主要依托于(???)

A.井田制度的长期延续 B.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C.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 D.郡县制度的普遍推行

3.据《汉书》记载:“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而藩国大者夸(跨)州兼郡,边城数十。”材料说明(???)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封建统治的巩固

C.中央集权的削弱 D.民族交融的增强

4.《吕氏春秋·审分》中记载:“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小农经济形成 B.土地私有制形成 C.生产力的发展 D.井田制渐趋瓦解

5.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出土的一张木牍记载:“口口(年)三月辛卯中贩:(贩)长张伯、石兄、秦仲、陈伯等十人相与为贩,约人贩钱二百,约二。会钱备,不备勿与同贩,即贩直行共侍(持)。……病,不行者罚日卅。”这张侍约可以说明(??)

A.民间贩运突破政府法律规定 B.诚信意识和商业道德的建立

C.货币支出成为贸易主要手段 D.民间商贩合伙经营契约方式

6.某教师在对秦朝历史进行讲述时,展示两张有关秦朝历史的邮票,引发了学生的热议,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们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A.再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大威力

B.反映出秦王朝人民的沉重负担

C.体现了秦朝人民的勤劳智慧

D.暴露出了秦王朝的保守与落后

7.两汉后期出现外戚宦官乱政的根源在于

A.皇帝年幼无知无能

B.外戚宦官内心昏暗贪恋权势

C.封建专制主义制度

D.外戚宦官接近皇帝便于夺权

8.负责核查田地的官员给光武帝上书:“(田地数量)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不可问”的主要原因是(???)

A.诸侯力量的强大 B.豪强地主的阻挠 C.士族力量的反对 D.藩镇割据的出现

9.皇帝是中国传统政治体系的核心角色,但其权柄也因此常被近亲者侵夺,东汉时期侵夺皇帝权柄的重要角色有

A.刺史、宦官 B.宦官、丞相 C.刺史、外戚 D.宦官、外戚

10.据史书记载:西汉文帝时,左丞相陈平说:“使公卿大夫,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这里所强调的是丞相拥有()

A.审议决策之权

B.监察百官之职

C.上传下达之责

D.专司行政之事

11.董仲舒提出“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主张实行“盐铁皆归于民”的政策。西汉哀帝时期,大司马师丹指出“古之圣王莫不设井田,然后治乃可平”,主张恢复井田制以缓解农民“无立锥之地”的状况。这些主张(???)

A.蕴含了重农抑商的意识 B.克服了土地兼并的弊端

C.反映了厚古薄今的观念 D.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12.最有可能符合下图漫画《一锅好汤》中左侧人物的思想和主张的是

A.“民贵君轻” B.“天人感应”

C.“存天理,灭人欲” D.“发明本心”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先秦两汉铁农具出土地域分布

春秋战国

河南、湖南、陕西、四川、甘肃、山东、江苏、河北、湖北、广西、广东、山西、辽宁、吉林、内蒙古、天津

秦汉时期

河南、湖南、陕西、四川、甘肃、山东、江苏、河北、湖北、福建、安徽、广西、江西、广东、重庆、贵州、山西、黑龙江、云南、北京、辽宁、吉林、内蒙古、天津

材料二??秦汉时期的铁农具大多出自黄河流域,其中出土最集中的属中原地区的河南省,达960件,最少的几个省只有1件。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包明明、幸梅芳、李晓岑《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的统计与初步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铁农具的特点并简析铁农具特点形成的原因。

材料三??汉武帝时,在地方设置盐官、铁官。公元前87年,汉昭帝(汉武帝之子)即位,国势衰弱,民生困苦,霍光、桑弘羊受武帝遗诏辅政。公元前81年,汉朝的高级官员和政治家们在一起讨论当时的政治问题,进行了一场关于盐铁政策的辩论。辩论的结果,一方面肯定了武帝时期所进行的财政改革的成绩,一方面又为昭帝时期调整某些经济政策作了舆论准备。

盐铁政策辩论双方主张(节选)

御史大夫桑弘羊

贤良、文学之士

先帝哀边人之久患……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今大夫君修太公、桓、管之术,总一盐、铁,通山川之利而万物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