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草药栽培技术 课件 任务3.9 川芎的栽培.pptx

中草药栽培技术 课件 任务3.9 川芎的栽培.ppt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一)概述

川芎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以根茎入药,味辛,性温。主产都江堰市和崇州市,已有四百多年的栽培历史,四川省其余地区和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也有种植。

;(二)形态特征

川芎为多年生草本,高30~70cm。根状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拳形团块,黄褐色。茎丛生,直立,中空,节盘显著膨大。叶互生,二至三回奇数羽状复叶,有长柄,基部成鞘抱茎,小叶3~5对。复伞形花序生于分枝顶端,花白色。双悬果卵形。花期7~8月,果期9~10月。

;(三)生物学特性

1.生长发育习性

川芎8月栽后的第一个月地上部生长较慢,但地下部可见新的根茎形成。9月中旬至11月中旬地上部旺盛生长,地下根茎生长较慢,11月中旬地上部生长基本稳定,转入地下根茎物质积累,根茎迅速膨大。12月中旬后有部分叶片枯黄掉落,冬前的叶多为基生叶丛。

翌年2月中旬后普遍抽茎,生长迅速,3月下旬茎叶数基本稳定,4月下旬以后生长渐慢,进入干物质积累阶段。5月下旬后收获。

;2.生态环境条件

川芎产区气候表现为气温、水温、土温低,雨水多,日照少即“三低一多一少”的特点。川芎商品药材栽种以选海拔500~1000m,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的坝区、丘陵为宜。栽种川芎宜选地势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力较高、中性或微酸性的沙质壤土。过沙或过枯的土壤不宜种植。

;;(一)选地与整地

栽培川芎宜选地势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力较高、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过沙的冷砂土或过黏的黄泥、白鳝泥、下湿田等,不宜裁种。栽前除净杂草,烧灰作肥,挖土后整细整平,根据地势和排水条件.作成宽1.6~1.8m的畦。;(二)繁殖方法

川芎采用无性繁殖,繁殖材料是地上茎的茎节,称“苓子”,常在山区培育。

1.培育“苓子”:于12月底至1月中旬,在平坝大田区挖取专供繁殖用的川芎根茎,称“扶芎”,运往山区栽种,栽植期不应迟于2月上旬。栽时在畦上按株行距24~27cm见方挖深6~7cm的穴。穴内先施堆肥或人畜粪水,再栽入小抚芎2个.芽向上按紧栽稳,后盖土。栽后于3月上旬出苗,3月底4月初苗高10~13cm时疏苗,扒开穴土,露??根茎顶端,选留粗细均匀,生长好的地上茎8~12根,把其余的从基部割除。疏苗时和4月下旬备中耕除草1次,同时施追肥,用人畜粪水和腐熟饼肥混合浇穴。;7月中下旬茎节膨大略带紫褐色时收获,选晴天把全株挖起.选健壮植株,去掉叶子,割下根茎(烘干可供药用)。把茎秆捆成小束,运至阴凉的山洞或室内贮存,地上铺一层茅草,把茎秆一层层摆好,上面用茅草盖好,每周上下翻动1次.防止腐烂。

8月上旬取出茎秆运下山作繁殖用,割成长3~4cm,中间有一节盘的短节,即为繁殖用的苓子。把大的、节盘突出的选留作种,较小的和茎秆上端的茎节最好不用。

在海拔1000m左右地方或邻近没有山的新区种川芎,也可用本田的苓子来繁殖。选留作种可把收获期延至6月底或7月上中旬,割下的茎秆需贮藏1~2月,如贮藏得当。也能获得较好的苓子,但连续多年使用本田苓子作种,会产生退化现象。;2.栽种:栽植期为8月上、中旬,栽种过迟当年生长期短、长势弱。栽时在畦上横开浅沟,按行距33cm,开深2~3cm浅沟。每行栽8个苓子,株距约20cm,行间两端各栽苓子2个,每隔6~10行的行间密栽苓子1行.以备补苗。苓子平放沟内,芽向上按入土中,后用筛细的堆肥或土粪掩盖苓子,必须把节盘盖住。再在畦面铺盖稻草,减少强烈日光照射和暴雨冲刷。;;3.施肥

施肥前三次中耕除草后各追肥一次,以人畜粪水与腐熟饼肥为主,可适量加入化肥,化肥以氮磷钾配合施用最好;第三次施水肥后,还要用土粪、草木灰、腐熟饼肥等拌匀后施于植株基部,然后覆土。这次施肥不宜过迟,须在10月中旬前施下,否则气温降低,肥料不易分解,肥力不高。第二年返青后再增施一次稀薄水粪,这次施肥,应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酌情施用,尤其是氮肥不能过量,否则易引起茎叶徒长。;;(一)病害及其防治;2.白粉病:发病时期一般是6月下旬开始,7~8月高温季节发病严重。

(1)识别特征:染病后,先由叶下部向上蔓延。叶片和茎秆上初现灰白色的白粉,后期病部出现黑色小点,严重者茎叶枯焦死亡。

(2)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15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0倍液喷洒,每10d喷1次,连续2~3次。;(二)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采收与初加工

栽后第二年收获,平原栽者以5月下旬,山地栽者多在8~9月份挖取。根茎挖出后除去茎叶、须根、泥土,洗净、晒干或烘干,散发出浓郁香气,放入竹制撞笼中来回抖擅,除去泥沙和须根。亩产干根茎100~150kg,高产者可达250kg。

;包装与贮藏

川芎用麻袋或竹篓盛装,每件

文档评论(0)

balal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