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苍原》的艺术魅力赏析
歌剧《苍原》被公认为是中国歌剧艺术百花园里的一束奇葩,是我国
文学艺术创作中“洋为中用”文艺方针的典范。它在音乐史诗的艺术魂魄
里,在人物抒情的音乐载体中,在民族歌剧的独特魅力上,都为我们留下了
无尽的感怀和遐想。
歌剧《苍原》所展示的是土尔扈特人苦难的回归历程,他们面对大漠、
荒原、白雪、黄沙,在漫漫的归途中艰苦而卓绝地跋涉着,付出了巨大的民
族牺牲后,才换取了独立和自由。这一悲壮之举,奏响了一曲响彻云霄的爱
国主义颂歌。《苍原》在这悲壮、惨烈的东归征程中,奏响了一曲血泪交
融的史诗,再现了历史中苍凉的原野。
《苍原》在戏剧音乐化的前提下,整个音乐苍凉而惨烈,崇高而悲壮。
第四乐章里,女主人公娜仁高娃内心忍受着被恋人舍愣误解的极度痛苦,她
为了土尔扈特部族的生存,为了证明自己的纯洁和对舍愣的真挚爱情而毅
然以死明志、以死殉情。在舍愣极度恸楚的嚎啕声中,女声合唱先后用无
言歌和“情歌”再现了由娜仁高娃编织起来的主旋律。它余音未尽,继而
扩展为男声合唱和多声部混声大合唱。此时,大合唱把一曲“情歌”变成
了崇高、壮烈而又辉煌的“颂歌”。音乐中反复萦绕、回荡着娜仁高娃的
代表性音调作为全剧主题音调。这种如见其人的旋律,使人想起了娜仁高
娃不幸的遭遇和磊落的一生,着实令人为之潸然泪下。我们正是透过音乐
这面“窗子”与主人公灵犀相通的,它再一次地给剧作营造出深沉、凝重
的悲怆氛围,并使观众享受到具有音乐史诗品格的悲壮正剧的艺术魂魄。
歌剧《苍原》的整体风格特点是苍凉、凝重、悲壮、惨烈、深沉、浑
厚。它情感浓烈、气势恢宏,并且有力度,富于雕塑感。首先,开幕前映入
我们眼帘的是舞台前面用满、蒙、汉文雕出“苍原”二字及这段历史记载
的巨大面幕,这一“载体”将观众和演员带入到“公元1771年1月5
日……”与此相呼应的是剧终时舞台后天幕徐徐降下一道塑有成千上万土
尔扈特人形象的雕塑幕,它寓意团结、战斗的土尔扈特人在经历了一场血
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搏杀后,生者与死者全部走向国门,回到祖国怀抱。
其次,它在舞台灯光的使用上,强化了表情写意功能。第一乐章中,燃帐的
熊熊大火,在台口形成了一道火幕、火海,它象征着土尔扈特人对沙俄统治
者的无比愤怒和回归祖国的坚强意志。第五乐章在具有浓厚草原风格特色
的蒙古族“长调”旋律的衬托中,白色透明天幕顶端汩汩流淌下殷红的鲜
血,它铺天盖地,汇成血海,惨烈异常,它表现了残酷的战争场面和土尔扈特
人在流血牺牲。剧终时,一支百余人的合唱队在雕塑幕前引吭高歌,与雕塑
幕融为一体,大有天人合一之感。
《苍原》之所以能够适于歌剧表现,首先是它的戏剧矛盾尖锐集中、
鲜明突出:剧中各色人物的思想行为和感情波澜全都以土尔扈特族去留存
亡的痛苦抉择为轴心,深入挖掘各色人物的灵魂,从而展示并抒发他们相互
之间的感情冲突。展示这种戏剧性矛盾冲突的手段,正是歌剧中的音乐载
体。因此,歌剧《苍原》具有情感的确定性与对象的不确定性相统一的特
点。而这种特点,也正是集中地体现戏剧性同音乐性完美的统一。《苍原》
发扬了歌剧擅长的浪漫抒情,从而创造出具有民族审美特色的中国歌剧框
架。《苍原》戏剧文学的构成,制约并影响它自身的音乐,使其最易于用音
乐来表现最能激动人心并最富于戏剧性的场面。剧中的咏叹调、宣叙调、
重唱、合唱等各类演唱形式的运用,不仅具有戏剧性的内涵,而且与人物性
格特征、情感特征都是紧密相连的,从而构成了戏剧与音乐二者的同步进
行。可见,当戏剧性融入音乐性,并成为寻觅人物抒情的音乐载体时,音乐
性与戏剧性才能有机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做到音乐戏剧化,戏剧音乐化。
文学的第三个要素是情节。任何一种大型戏剧性音乐作品中,其情节
的曲折性,人物感情变化的复杂性,都不是单纯的抒情体裁或叙事体裁所能
胜任的,它必须兼有抒情与叙事的双重功能。这两种功能的交替运用,加之
情节的曲折、多变,则形成了戏剧性的矛盾对比。从而达到戏剧性与音乐
性的统一和戏剧情节与人物抒情的交织。歌剧《苍原》为解决戏剧情节同
人物抒情这一矛盾做出了努力。首先,它恰当地运用了交响式“乐章”的
音乐结构方法,而不同于一般话剧的以“幕”、“场”来界定、划分内容、
段落的结构模式。《苍原》很少有故事情节的横向展开,而更多的是感情
深化发展的纵向流动。其次,《苍原》做到尽量削弱和减少故事情节的叙
述,给歌唱和抒发情感扩充更大的空间。它以抒情带叙事,把非必要的情节
则用极其简练的语言在歌唱段落里予以交待,从而保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