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一节概述
一、定义
系指药品分散在适宜分散介质中制成供内服或外用液体形状制剂。
●药品:固体、液体和气体药品
●分散介质:水、乙醇、脂肪油等
●分散方式:溶解、胶溶、乳化、混悬;二、特点
●药效快,生物利用度高。
●给药路径多;使用方便,适合用于儿童和老人。
●药品易化学降解;非均相-物理稳定性。
水性药液轻易霉变;
携带、运输和贮存都不方便。;三、质量要求
●浓度准确。
●均相液体药剂应澄明;
非均相液体药剂应分散均匀。
●外观良好。
●口感适宜,外用应无刺激性。
●含有防腐能力,不应发生霉变。;
四、液体药剂分类
(一)按分散系统分
●均相液体药剂:热力学稳定系统。
●非均相液体药剂:热力学不稳定系统。;第二节液体药剂溶剂和附加剂
一、惯用溶剂
(一)极性溶剂
●水:常使用蒸馏水。能与乙醇、丙二醇、甘油互溶。
●甘油:可外用和内服。粘膜用药品溶剂。
●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范围广,用于外用制剂,促进吸收。
(二)半极性溶剂
●乙醇:与水、丙二醇、甘油混溶。20%以上有防腐作用。
●1,2-丙二醇:内服、外用和肌注溶剂。促进吸收。
●聚乙二醇(PEG):PEG300~600。能与水、乙醇、甘油等混溶。
(三)非极性溶剂
●外用液体制剂溶剂。
●脂肪油(麻油、豆油、花生油等)、液体石蜡、醋酸乙酯等。;二、液体药剂附加剂
●液体药剂处方组成:
药品
溶剂或分散介质
附加剂
●附加剂包含:
1.防腐剂2.芳香矫味剂
3.着色剂4.增溶剂
5.助溶剂6.乳化剂
7.润湿剂8.助悬剂
9.絮凝剂、反絮凝剂10.抗氧剂;(一)液体药剂防腐与防腐剂
1、液体药剂卫生学要求
《中国药典》要求:
口服药品1g或1ml不得检出大肠杆菌、不得检出活螨;
外用药品1g或1ml不得检出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还要求了细菌数、霉菌数限量。
2、防腐办法
(1)预防污染
(2)添加防腐剂;3???液体药剂惯用防腐剂(preservative)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尼泊金类):
○尼泊金甲酯、乙酯、丙酯和丁酯。混合使用
○在酸性溶液中作用较强,对大肠杆菌作用最强。
○内服、外用制剂。0.01~0.25%
○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抑菌能力。
●苯甲酸与苯甲酸钠
○内服或外用制剂。0.03~0.1%
○在酸性溶液中抑菌效果很好。
●山梨酸
在酸性溶液中效果很好。0.02~0.04%,
●苯扎溴胺(新洁而灭)
外用消毒防腐剂,耐酸碱,耐热压。0.02~0.2%
●醋酸氯乙定(醋酸洗必泰)外用,0.02~0.05%
●其它:桉叶油、桂皮油,薄荷油。0.01~0.05%;(二)液体制剂色、香、味及附加剂
1、甜味剂
(1)蔗糖
(2)甜菊苷甜度大300倍左右。0.025~0.05%
(3)糖精钠
(4)阿斯帕坦(天冬甜精)甜度高150~200倍,糖尿病患者。
2、芳香剂
(1)天然香料
(2)香精
3、胶浆剂干扰味蕾味觉,矫味
4、泡腾剂麻痹味蕾。矫味。
5、着色剂(colorant)
(1)天然色素
●植物色素:红色紫草根、黄色胡萝卜素。
●矿物色素:氧化铁(棕红色)。
(2)合成色素
●内服有苋菜红、柠檬黄、胭脂红等;
●外用有伊红、品红、美蓝等。;(三)增加药品溶解度方法和附加剂
1、溶解度定义
●指在一定温度(气体在一定压力)下,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药品最大量。
●一份溶质(1g或1ml)溶于若干毫升溶剂中表示。
或X%(g/100ml)或mol/L
●极易溶解、易溶、溶解、略溶、微溶、极微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表示药品大致溶解度。;2、增加药品溶解度方法
(1)制成可溶性盐
普鲁卡因→盐酸盐。ST→Na盐。乙酰水杨酸→精氨酸盐。
(2)引入亲水基团
如维生素B2→维生素B2磷酸酯钠,S增加300倍,制成注射剂。
(3)加入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