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绿氢制氨行业现状分析.doc

2024年中国绿氢制氨行业现状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2024年中国绿氢制氨行业现状分析

内容概况:长期以来,氨的制取主要依赖化石燃料,不仅存在能量转换效率偏低等问题,生产过程还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统计显示,煤制氨、天然气制氨的吨产品碳排放量分别约为4.2吨、2.04吨,节能降碳潜力巨大。而由风能、太阳能、水能驱动水解产生氢气的过程中,在电解设备和合成氨设备的运行效率足够高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且氢气可以在没有化石燃料参与的情况下与氮气反应生成氨。2021年,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50年净零排放路线图研究报告指出,至2050年,全球氢能需求量将增长至5.28亿吨,约60%来自于电解水制氢,占全球电力供应的20%。同时,将会有超过30%的氢气用于合成氨和燃料。未来,氨不仅用于氮肥与化工原料,还将作为能源燃料,满足全球航运能源需求的45%,并与一氧化碳掺烧,实现二氧化碳减排。全球每年将投入超过140亿美元用于氨的生产,其中,80%采用接近零排放的生产路线。根据毕马威发布的报告,2021年全球绿氨市场规模约为36百万美元。预测到2030年,全球绿氨市场规模将达到5480百万美元。

关键词:绿氢、绿氢制氨发展现状、氨燃料船舶

一、绿氢制氨行业概述

氨(NH3)是一种氮氢化合物,密度为0.771g/L,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比空气轻,有强烈的刺激气味。人类对氨的认识已有240年,氨是世界上生产及应用最广泛的化学品之一,主要用于制作硝酸、化肥、炸药以及制冷剂等。目前全球八成以上的氨用于生产化肥。目前,我国氨主要分农业(尿素与碳铵,硝铵与氯化铵)、工业、储能(新增用途)三大用途。氨的制备工艺包括灰氨、蓝氨、绿氨三种工艺。绿色制氨(可再生氨)工艺主要指全程以可再生能源为动力开展的电解水制氢及空气分离制氮再通过Haber-Bosch法制氨的过程,即通过绿氢制备绿氨。绿氢制氨生产过程基本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实现零排放。可以根据可再生能源类型的不同,将绿氢制氨分为风电制氢合成氨、水电制氢合成氨、太阳能制氢合成氨等。

氨(NH3)是一种氮氢化合物,密度为0.771g/L,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比空气轻,有强烈的刺激气味。人类对氨的认识已有240年,氨是世界上生产及应用最广泛的化学品之一,主要用于制作硝酸、化肥、炸药以及制冷剂等。目前全球八成以上的氨用于生产化肥。目前,我国氨主要分农业(尿素与碳铵,硝铵与氯化铵)、工业、储能(新增用途)三大用途。氨的制备工艺包括灰氨、蓝氨、绿氨三种工艺。绿色制氨(可再生氨)工艺主要指全程以可再生能源为动力开展的电解水制氢及空气分离制氮再通过Haber-Bosch法制氨的过程,即通过绿氢制备绿氨。绿氢制氨生产过程基本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实现零排放。可以根据可再生能源类型的不同,将绿氢制氨分为风电制氢合成氨、水电制氢合成氨、太阳能制氢合成氨等。

长期以来,氨的制取主要依赖化石燃料,不仅存在能量转换效率偏低等问题,生产过程还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统计显示,煤制氨、天然气制氨的吨产品碳排放量分别约为4.2吨、2.04吨,节能降碳潜力巨大。而由风能、太阳能、水能驱动水解产生氢气的过程中,在电解设备和合成氨设备的运行效率足够高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且氢气可以在没有化石燃料参与的情况下与氮气反应生成氨。同时,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也为绿氢制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氢能源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氨作为氢的载体,具有储存和运输方便的优势,能够解决氢能难以低成本、远距离输送的问题。因此,绿氢制氨技术的发展符合全球能源转型的趋势,有助于推动能源系统的清洁化和可持续化。此外,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成本逐渐降低,效率不断提高,为绿氢的制备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能源来源。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绿氢制氨的经济性得到进一步提升,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长期以来,氨的制取主要依赖化石燃料,不仅存在能量转换效率偏低等问题,生产过程还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统计显示,煤制氨、天然气制氨的吨产品碳排放量分别约为4.2吨、2.04吨,节能降碳潜力巨大。而由风能、太阳能、水能驱动水解产生氢气的过程中,在电解设备和合成氨设备的运行效率足够高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且氢气可以在没有化石燃料参与的情况下与氮气反应生成氨。同时,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也为绿氢制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氢能源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氨作为氢的载体,具有储存和运输方便的优势,能够解决氢能难以低成本、远距离输送的问题。因此,绿氢制氨技术的发展符合全球能源转型的趋势,有助于推动能源系统的清洁化和可持续化。此外,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成本逐渐降低,效率不断提高,为绿氢的制备提供

文档评论(0)

176****79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