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概念、类型、误区、问题和对策
———五问中国乡村旅游(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课题组
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农村旅游,这些都是近年来旅游界的高频词,代表了内涵和外延相近的一类新生事物。但到底用哪个概念能更好地表述这类新生事物?这个概念反映的事物在实践中的表现应如何分类?当前对这个概念的认识有误区吗?这个概念对农村、旅游业、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意义是什么?与这个概念相关的现实问题和对策是什么?这些问题,从学术和管理上,都值得探讨。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剖析,获得了一些发现,形成了一些认识,特此整理出来,希望能在这一领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问题用哪个概念能更好地表述这类新生事物?
这类新生事物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点:这类旅游活动在乡村地域上进行,依托各种涉农资源,主要由农民参与经营和服务。平常所说的农业旅游的依托是农业,并不包括其他在乡村地域上进行的旅游活动,因此农村旅游和乡村旅游这两个概念才能更完整地满足三个特点。但乡村旅游、农村旅游,哪一个准确呢?课题组认为,乡村旅游更准确,主要理由是“乡村”概念比“农村”概念在描述这类新生事物上更准确:乡村是指以行政区划的乡镇为中心所辖的地域实体,它的外延是以乡(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包括其所管辖的所有村庄的地域范围;而农村,其农字蕴含了这一地域上的主导产业特征,通常指居民以农业(包括农林渔牧的大农业)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区域社会。农村的概念是静态的、内涵是单一的,而乡村的概念是动态的、内涵具有向外包容性。在我国,“农村”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背离始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域上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变,农村居民不仅从事农业,而且从事着加工业、建筑建材业、矿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第二、三产业。因此,仍以“农村”概括这样的社区,会把华西村这样的“工业村”、韩村河这样的“建筑村”以及爨底下这样的旅游村等专业村排除在外。因此,不仅有地域上的确定性,而且对这一地域上所有产业变迁均能囊括的“乡村”概念,比“农村”更准确。尤其在与旅游业这种第三产业的结合中,乡村比农村更达意。
在与乡村旅游有关的定量研究中,可以采用更具体的乡村旅游定义:指目前城市和设定景区以外地域上发生的旅游特征产业,即直接为游客服务的产业,通常包括农村集体经营或个体经营能够且已经广泛参与的几个行业———旅行社业及类似机构、旅游住宿设施经营业、餐饮业、娱乐服务业、零售业、水上客运业、公路客运业、租赁服务业、文化服务业。
不过,这样的定义很难让人直观了解乡村旅游的内涵和现实业态。可以通过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来直观细致地展示其内容。
问题这个概念反映的事物在实践中的表现如何分类?
即便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同时满足乡村旅游的三个特点),这个概念的内涵也是很丰富的,毕竟在农村地域上发生的旅游活动丰富多彩:不仅包括以村寨为载体、以民俗文化为吸引物的农村观光游,也包括农业观光游,还包括以城市边的农村为目的地的休闲游及以景点边的农村为后勤基地的观光游。但从研究角度而言,可以有更清晰的分类:如果按照乡村旅游活动的主题目标而言,至少可以分为农家乐(这是当前乡村旅游的主体)、农村风景观光旅游、农业观光园、农业新村、历史文化村落和农业胜景六类;而按照乡村旅游这个活动存在的理由来划分,则可以分为景点依托型(这是主体,包括部分农家乐以外的旅游类型)、客源地依托型(如大部分农家乐)和混合型(即同时具备以上两种特征)三类。
按主题目标分类,能从发展阶段、产业特点、地区分布、吸引劳动力特点、游客消费模式和游客结构等多方面细致描述乡村旅游。例如农家乐是以农户家居和农、林、牧、渔及园艺等农村资源为载体的乡村旅游类型,是现阶段乡村旅游的基本形式,也是现阶段最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游。“农家乐”开展得较好的地区对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效果明显,如成都农家乐年收入约占农业总产值的5%%;1999年龙泉驿农家乐经营户中,平均经营利润率大约
30%%-50%%。对吸纳就业效果明显:如成都农家乐直接从业人员3.6万人,间接从业人员18万人。且经营人员具有两栖性,中老年农村妇女所占比例较高,起到了其它产业所没有的吸纳闲散劳动力的作用。游客消费模式属于休闲娱乐体验,游客结构在年龄、收入、居住地域上一般不具有显著特征,是一种全民同乐的低端旅游业态,但具有多次重复消费、核心游客来自附近城市等特点。又如,历史文化村落是按文化型产品开发的对国内外客源市场具有较大吸引力的民俗民族特色村寨,是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中的精品。其发展还未呈现明显的阶段分割,其旅游开发处于初级阶段,且大多分布于具有先天资源的地区。例如北京门头沟爨底下村、福建连城的培田村、安徽的西递、宏村等。在这类乡村旅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