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课时14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pptx

第五单元 课时14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重构?学“透”历史;?;复习任务一国家出路的探索——(核心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复盘·知识体系化

一、太平天国运动

整合整合必修上册第17课第一目,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1.原因

(1)鸦片战争以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洪秀全提出了“________”的主张,冯云山号召民众加入拜上帝会,团结了许多穷

苦农民。;2.过程;3.革命纲领;4.失败原因及影响;【图解历史】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比较;名师点拨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整合整合必修上册第17课第二目,概括洋务运动的基本史实。

1.背景

(1)两次鸦片战争和国内人民反抗使清政府面临__________的局面。

(2)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

2.目标:______________。

3.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4.主要成就及评价;名师点拨

近代工业与民族工业

(1)近代工业指使用机器生产的企业,包括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以及后来的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它最早产生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

(2)民族工业是由中国商人、地主和官僚等投资兴办的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核心概念】

官督商办

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也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发展近代新式工矿企业的重要经济形式之一。即由商人出资,政府委派官员来管理。但官督商办企业名义上是商办实则是官营的性质,最终导致了它的失败。;探究·素材情境化

视角1分析历史问题——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材料

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主要财政收入趋势表

注:清咸丰年间,“盐引停运,关税难征,地丁钱粮复间因兵荒而蠲免(注:免除)缓征”。

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在国内交通要道设立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加征约百分之一的税,称为“厘金”。

【思考1】阅读上述材料,指出清咸丰同治时期增加军费的主要来源,结合材料及所学,概括19世纪60—70年代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

提示:来源:新增商税厘金。

趋势:19世纪60—70年代,厘金和关税收入超越田赋,成为清政府最主要的财政来源。;视角2历史探究——洋务运动与现代化

材料近五百年的世界历史,就是一个现代化孕育、生成并扩散、推进的过程。在“抗拒”与“接受”这两种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即“反现代化”,这个立场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从而为避免不可避免的现代化挑战寻找一条有效的途径。它试图把“传统”与“现代”调和起来,它将“现代”服务于“传统”,让“现代”向“传统”过滤。反现代化如果不能在过程中逐渐融入现代化而使镜像与真相合为一体,那么爆裂终将产生。

——摘编自钱乘旦《反现代化——一个理论假设》;【思考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角度评价洋务运动。

提示:评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近代企业、新式学堂、新式海军等,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但其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实质上是一种反现代化运动: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思想为指导,希望找到“传统”与“现代”的最佳契合点。这种现代化模式最终走向失败。;【核心要点】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所起的作用;【备选要点】

1.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双重作用;2.洋务运动的特点;【点拨】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复习任务二列强侵略的加剧——(核心词:中法战争、《马关条约》、瓜分中国的狂潮)

复盘·知识体系化

一、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整合整合必修上册第17课第三目,概括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的基本史实。

1.边疆危机

(1)背景:19世纪60年代以后,俄国、英国、日本、法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2)表现;2.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背景:

①明治维新壮大了日本国力,日本在“大陆政策”指引下,扩大对朝鲜的侵略。

②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

(2)过程:

①战争爆发:1894年,__________(日本在牙山口外丰岛偷袭清朝运兵船)。

②主要战役:__________(清军在平壤大败);黄海海战(邓世昌、林永升殉国;北洋

海军丧失制海权);辽东战役(日本制造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日军摧毁了威海

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

③政府政策:实行“__________”政策。;(3)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4)影响:

①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②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

(5)反割台斗争:台湾义勇军与以刘永福为首的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