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精品教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蜀相》精品教案

一、导入

时间长河奔流不息,历史会记录那飞溅的水花。当诗人进入历史的画廊,会在妙手丹青中,看到影影绰绰的现实,甚至看到自己也在时光中,载欣载奔,载浮载沉。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杜甫,感受其因古今之兴会,托往事以抒怀。

二、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的春天,杜甫初到成都。经历过“安史之乱”,他看到了百姓流离的苦难,感受了唐王朝的昏庸腐朽。他虽有满腔报国热情,现实中却困顿不已。

杜甫说:“凄其望吕葛,不复梦周孔。”意为不再希冀有像周公孔子那样的圣人出现,而是希望能有英雄人物,从而扫除污垢、涤荡乾坤。吕尚,辅助周武王灭商;诸葛亮帮助刘备,立足西川,与曹魏、孙吴鼎足三分。杜甫来到成都,想到诸葛亮曾于此运筹帷幄。抚今追昔,感慨满怀,于是便有了咏史诗《蜀相》。下面让我们一起乘坐时光飞机,来到武侯祠,跟随杜甫,一起感受他的咏史抒怀。

三、任务驱动

任务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大家跟随杜甫品读了一遍诗歌,那你感知到杜甫传递的情感是什么了吗?

明确:对诸葛亮的赞扬。

2.那诗歌是如何将这种情感传递出来呢?

明确:借助意象,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寄托着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任务二:涵咏诗句,品味情感

1.再读诗歌,找出诗歌中能够传递作者情感的意象

明确:首联中的“柏森森”;颔联中的“碧草”“黄鹂”。

2.联系学过的诗句,分别体会这些意象传递的情思和营造的意境。

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杜甫来到武侯祠,他当然知道武侯祠的位置,他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告诉自己,也告诉我们,武侯祠就在成都郊外那长满密茂柏树的地方。杜甫特地告诉我们武侯祠在长满茂密柏树的地方,用意是深刻的。在文学作品里,作者常常借助人们所熟知的意象,来事半功倍的传递情感。

(老师分享一些诗句。)《孔雀东南飞》中“东西植梧桐,左右种松柏”。焦仲卿和刘兰芝坟墓周围遍植梧桐和松柏,借以表现两人坚贞不移的爱情。《十五从军行》中“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从军者的家已经变成了松柏林中的一片坟墓,借以表现了从军者去家久远,生离死别的凄苦。《论语·子罕》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刘桢《赠从弟·其二》中有“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松和柏历来被人们视为品格坚强的象征。《诗经·国风》中有:“泛彼柏舟,亦泛其流。”(《邶风》)和“泛彼柏舟,在彼中流。”(《墉风》)的诗句。人们认为用柏木造成的船只,分外坚固。因此从这些诗句中,我们会发现柏树具有了坚强、坚固和坚贞不移的象征。杜甫在这里特地选用“柏树”这一意象,不单单告诉我们它是一种乔木,其实是为了传递一种深层次的含义。

据记载,诸葛亮死于公元234年,与杜甫创作这首七律的时候,已经过去了500多年的岁月。在唐代,武侯祠周围是否真的只有柏树这一种树木呢?我们不得而知。但为什么杜甫不用“树森森”“木森森”或“叶森森”这样的字眼,而单单挑出了柏树这一意象呢?这正是作者要借助柏树这具有坚固、坚强和坚贞不移的象征,来映衬诸葛亮高尚的人格,同时也营造出了庄重肃穆的意境。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来到武侯祠,看到了秀美的景色。他写自己向前望,看到了碧绿的草色;向上看,黄鹂鸟隔着叶子在婉转悠扬的歌唱。

杜甫首先注目于青草。李后主说:“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诗人把怀人的情思比作远连天地的春草,不断地繁衍滋生(《清平乐·别来春半》);高鼎《村居》中有“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草长莺飞”将春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状态表现了出来;白居易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赋得古原草送别》)写出了原上秋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的状态。人们习惯把草的状态和时间的不断更迭联系在一起。武侯祠内芳草萋萋,正是启示了春秋代序,岁月如流。同样,杜甫写自己听到了黄鹂在婉转动听地歌唱。杜甫有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黄鹂成双成对,依柳而鸣,明媚非常,喜气洋洋。晏殊有“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黄鹂的一两声啼叫给明媚春光中更增添了一分动听婉转(《破阵子·春景》)。杜甫写武侯祠内芳草萋萋,黄鹂鸟婉转悠扬地在歌唱,将武侯祠内自然景物肆意生长、生机勃勃的状态传递了出来。

同时,我们又发现,作者在这一联中又下了“自”“空”二字,让我们窥探到作者真正的情感——越是看到秀美的景色,心情就越愈加沉痛。正如王夫之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不禁让我们想到满腹才华的杜甫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头破血流、无路可走。作者运用“碧草”“黄鹂”两个意象,把武侯祠内自然景物肆意生长的状态传递了出来。加上了“自”“空”二字,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辛酸、无奈和悲苦。

杜甫说:“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所谓“诗律细”,不单是对诗歌格律做严格的要求,更是遣词造句以及细节描写做更加

文档评论(0)

1658576823bd1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